洛陵城外,十里长亭旁。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洒落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
树木的枝条上,刚刚吐出了嫩绿的新芽,仿佛在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风中夹杂着棉絮飞舞的声音,轻柔地在空气中旋转,像是春天特有的乐章。
十里长亭旁的草地上,原本空旷的地方早已被密密麻麻的百姓所占据。
人们或站或坐,聚集成一片庞大的海洋。此刻,洛陵城外的氛围紧张而又兴奋,仿佛整个城池的命运都将随着今天的比剑之约而改变。
“听说了吗?这次淮北王请来的高手,能不能接住秦玉京的三招?”
“应该没问题吧,毕竟秦玉京的名声虽然响亮,可这位天机山的高手可不是凡人。”
“就是!击败秦玉京不可能,但接住三招,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我也这么觉得。淮北王可是请来了天机山的顶级高手,天机榜前十,强得很!这次,咱们大尧应该能有一线生机。”
空气中弥漫着议论声,百姓们激动地交谈着,眼中带着期待与信心。
每个人都在推测,这场比剑到底会给大尧带来怎样的结果。
他们都知道,虽然淮北王请来的高手无法击败秦玉京,但能接住三招,应该不成问题。
“说实话,淮北王的造势做得太好了,今天在城外的百姓,可是相当乐观。”
一个老者从人群中走出来,望着远方的比剑场地,缓缓说道。
“是啊,我听说,朝廷那些大臣们也在暗地里等待,虽然表面上不太显露,但今天的局面,已让不少人开始站队了。”
旁边的中年男子应声说道。
“淮北王有了百姓的支持,再加上天机山的高手,今天的比剑,就算输了,朝堂之争,依旧是站稳了脚跟啊。”
老者眼神坚定,“就算秦玉京再强,今天也只能是个过客,不会参与大尧的事。”
“谁能料到,此番六王的争斗,最后的赢家会是谁呢?”
“是啊,预料了这么多年的六王之争,终于是拉开了序幕啊!”
人群中,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围聚在一起,他们开始互相讨论起即将到来的比剑之约。
每个人的目光都充满期待,他们知道,今天不仅仅是一次比剑,更是关系到大尧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
太阳已经升得更高,照在大地上,温暖的阳光让人感到一丝安慰。
十里长亭周围的树木仿佛也在为这场比剑做着预热,轻轻摇曳着枝叶,带着春天的气息。
“各位,今天的比剑,不仅是为了淮北王的荣光,更是为了大尧的未来。”
一位年长的商贩站出来,放声高喊,“今日,天机山高手必定能接住秦玉京的三招,给我们大尧赢得喘息的机会!”
“对,天机山的高手可是传说中的人物,今天,定能挡住秦玉京!”
“淮北王必定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绝不让我们的家园再受到外敌威胁!”
百姓们的声音越来越高,仿佛整个洛陵城都在随着这一场比剑而震动。
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希望,他们深信,淮北王与他的高手必定能守住这片土地。
随着时光的流逝,十里长亭附近的空地已然被百姓们填满。
早早赶来的商贩、农民、士兵、甚至是一些贵族子弟,都聚集在此。大多数人都没有急于进场,而是静静等待着比剑的开始。
而比剑场地周围的几位大臣们,也早已在场地的一侧安静地等候。
不同于百姓的热烈,他们的面容上写满了深思与担忧。
“比剑之前,能否顺利接住三招,淮北王似乎已经做足了准备。”
一名身着朝服的大臣沉声说道,“但万一出现意外,局面可就不太好掌控了。”
另一名大臣眉头紧锁,缓缓点头:
“如果天机山的高手无法接住秦玉京的三招,后果不堪设想。淮北王的支持者会如何反应,恐怕我们要提前准备好应对。”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目光依然没有离开那个即将展开的比剑场地。
他们知道,今天的结果,将深刻影响大尧的未来。
阳光依旧照射在广场上,金色的光芒让整个比剑场地更加辉煌。
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树木的新芽随风轻摇,仿佛也在为这场关乎未来的大决斗做着最后的铺垫。
百姓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围绕着即将到来的比剑之约,他们讨论着每一个细节,期待着即将上演的这一场历史性对决。
“今天,终于要见证这一刻了,淮北王和秦玉京,究竟谁能胜出?”
“你们看,百姓们的呼声如此之高,我相信,淮北王请来的高手,必定能够接住秦玉京的三招,保住一州之地!”
“可是秦玉京毕竟是神川大陆的第一高手,天机山的高手到底能不能接住他的三招,实在让人担心。”
“但是,淮北王可是请来了天机山的强者,绝对不简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百姓们围绕着比剑场地展开热烈的讨论,而场地四周的士兵们,表情严肃,目光紧紧盯着人群,时刻保持警惕。
比剑的开始时间逐渐临近,现场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
终于!
在广场一侧,阵阵低沉的马蹄声传来,几辆马车缓缓驶入,车上坐着的是朝廷派来的重臣。
马车旁,几名身着朝服的朝臣步伐整齐,面容严肃,神色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来了,来了!”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呼,众人的目光纷纷转向马车驶来的方向。
大尧的代表,首先出场的是大相郭仪,他是朝廷中的最高权力象征,位高权重,掌控着整个大尧的政务。
郭仪身着一袭华贵的朝服,眉目间透露出一种深不可测的冷静与威严。
他的步伐缓慢而从容,每一步都似乎在彰显着大尧朝堂的稳重与权威。
随行的朝臣们紧随其后,他们身着各式朝服,面容严肃,眼神中带着隐隐的期待和警惕。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比剑不仅仅是为了淮北王和秦玉京的较量,更是为了整个大尧的未来,关系到整个朝堂的走向。
郭仪缓缓走向比剑场地,站在大臣们的最前方,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对未来的局势进行深刻的思考。
他的眼神虽然平静,但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他对权力的掌控与对局势的洞察。
“大相郭仪入场!”
一名侍卫高声宣布,现场顿时响起了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