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全是战败的俘虏?!无数的猜想出现在赵匡胤脑海中。
“细菌、病毒”这是什么?听着可不是什么好东西!难道是……赵匡胤心中忽然想到,难道是瘟疫?!
自己要赶紧下令沿海一定要对进出大宋的船只严加检查,至少,建立距离港口很远距离的船上设立位置,检查好以后再往宋朝走吧!
这万一……举国上下都可能要遭殃啊!
天幕下一步的行动终于让他不再焦急!原来第二集接着播放了——
这是300多年前的一个徽章,
它是大名鼎鼎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标志。代表帝国的鱼尾狮护卫着公司商船。
乘风破浪,纵横驰骋。
徽章寓意着国家和公司之间紧密的关系。
正如当时一位英国政治家所称,说公司不行,就是说国家不行。(引用7)”
“国运和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
“看来,在未来的后世,真的是如此啊!”
……
天幕:“……
十七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竞相以公司之名义,踏浪韬海。
公司则凭借着政府之特权逐利全球。
这是一段权力与金钱结合,财富和血腥伴随的历史。
公司在枪炮的护佑下,攻入一个个市场。
一个多世纪之后,特许公司的时代宣告终结。(引用8)”
元朝。
“这是举国之力发展公司啊?这是500年以后?”元世祖忽必烈这才惊奇的发现。
原来,500年后的世界就有了“公司”?
不过,“欧洲”?
自己对这个地方可是有印象的。也就是去年,有一些欧洲国家曾派遣使节访问元朝。
忽必烈着人查看记录,原来是欧洲那边的教皇尼古拉斯四世派遣了方济各会修士约翰·柏郎嘉宾来到大元,目的是传播基督教并建立外交关系。
自己当时同意了这个要求。
至于大元其他与欧洲的联系……还有蒙古使节!
蒙古帝国在征服中亚和东欧的过程中,派出的一些蒙古使节曾到达欧洲,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这些人代表了蒙古帝国的整体利益。
但五百年后的欧洲居然是这个样子了?
那五百年后的大元呢?也有自己的公司吗?忽必烈一时间产生很多好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五百年以后没有大元这个问题,不在忽必烈的考虑范围之内。
一是太扫兴,虽然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
二是没了又如何,自己又管不到那里。
自己也就再……管几年大元,自己的身体自己还是有数的。忽必烈这般想。
天幕:“……
1874年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英国《泰晤士报》评价道,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
此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无数个小公司的兴起,改变了延续千年的经济秩序。
经济权利不再是与政治相结合的一种特权。
在世人的膜拜和诅咒中个,在死而复生的轮回中,告别特权后的公司真正成为财富的创造者。
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中,公司真正成为富民强国的力量。
1599年的秋天,伦敦市场的胡椒价格突然从每磅3先令上涨到8先令。
这场价格暴涨的幕后推手是垄断香料贸易的葡萄牙和荷兰。(引用9)”
汉朝。
位置不同,注意的问题不同。
汉武帝刘彻对“经济权利不再是与政治相结合的一种特权”首先注意到。
所以,经济权利“不结合”了?那就是……“独立了”?!“告别特权”?看来,公司在这个阶段不再是“举国之力”了!而且有……对!就是天幕说过的“自主性”!公司更自由了!不再是国家之名,这等于是少了权力,多了自由!
但交税肯定有的,后世的朝廷肯定不会放过“到手过得肥肉”!
而是自己是自己的,但肯定也要交税!所以……后世的公司是不是分“国有的”和“独立的”的啊?
刘彻好像猜到了答案。
桑弘羊很是奇怪,难道这些有公司的国家都没有自己的“平准法”吗?这都千年以后了啊!
汉武帝刘彻也疑惑:“价格猛增,这朝廷不介入?”咳咳……应该叫“国家”,天幕好像一贯这么叫!
思考片刻,桑弘羊回禀:“陛下,‘平准法’是为了稳定物价,防止商人囤积居奇,确保民生。如果国家不直接介入,那在未来的世界中,后世的朝廷……也就是国家肯定会有更先进的手段来调控。
毕竟,平准法规定的直接调整价格,也有不好的一面。或许后世想到既能保持民生稳定,又能避免过度干预带来的副作用的新办法了。
汉武帝刘彻心中闲着,专业人士果然靠谱,说到:“如此说来,后世的律法的确需要更加复杂和精细。那这些企业和个人是否会形成新的权力中心,挑战国家的权威?或者有更坏的结果?”
桑弘羊颤颤巍巍,小心回复:“陛下,这种情况在后世臣认为确实有可能发生。
因此,朝廷必须保持警惕,制定律法并确保律法的公正执行,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国家还可以通过加大对这类人的税收等措施来维持平衡。
汉武帝刘彻恍然:“明白了。看来,后世的朝廷治理将更加依赖法治。怪不得孟姑娘学习的任务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