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他照常拿起自己的神学书,避开教堂的其他修士和他们那不知是怜悯更多、还是嘲笑更多的眼神,绕道来到了纳骨堂。
纳骨堂最初的建立是为了容纳墓地摆不下的尸骨,被直接称作人骨教堂。
后来,顺应神学的发展需求,所谓“纳骨”就逐渐转变为一个为了向上帝和神明献上信仰才举行的活动,有时也称其为一种抚慰亡灵的祭祀。
而后纳骨堂的神圣性也随之提高,形成了相应的神学理论。
(此处存疑,我没找到更确切的解释)
虽然现在的纳骨堂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但作为最知晓其来源的人,教堂的修士们仍然发自内心地认为,其内里依旧是充满血污的。
因为这里的许多骨头都来自战场亡魂、重病患者、监狱死囚等在人们心中暗含阴冷的这些人的身体,
即便其中还有属于例如自我奉献者这类人的“灵骨”,也改变不了许多人的刻板印象。
唯有在有新的“骨头”被纳入时,大多修士才有心情进入这里,其中的更甚者会干脆直接选择在这一天请假。
于是久而久之,纳骨堂便成了个无人在意的清净之地。
说得好听点是清净,说得难听点可就是鸟不拉屎了。
恩里克夹着书来到纳骨堂门前,抬头看了眼纳骨堂门上的刻纹,那是一句带着冷寒和悲观的自语。
——“我们的尸骨在这里等待着你们的尸骨。
(Nós ossos que aqui estamos pelos vossos esperamos。
该句为葡萄牙语,此处为私设,具体细节写在文末。)”
“呵……”恩里克自嘲地一笑,“清净之地适合‘清净’之人……”
他的手在书页间的纯色书签上捋了捋,将用于捆绑这本不知有多少年纪的书的细绳从书脊处仔细穿过,才放心地翻开,一边看,一边一瘸一拐地走进了纳骨堂。
这处纳骨堂保留了礼拜堂的设计,尽管被许多修士要求拆除,但考虑到这座建筑的历史性,当地政府便还是选择了原封不动地将其作为文物留下。
恩里克完全没有对这里的骇人设计感到害怕,只是默默端着书走进,随后寻找了一张木桌,坐在了那前面。
“真是晦涩的文字啊……”
他感慨着,勉强将里面的知识记下。
为了考取神学院,有许多偏门的神学知识都是用他不熟悉的语言记载在这些旧书上的,光是拿到这些旧书就够费劲的了,他自然不会对学习新文字有什么怨言。
许久,恩里克疲惫地抬起头,左右看了看没有人,才站起身,从桌内一角取出了一本样式极新的书,活动着麻木的双脚,向前走去。
——这也算是休息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恩里克暗暗笑了一声,翻开了这本可以说是小说故事的传记册,缓解着长时间吸收复杂文字知识的精神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