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民心所向

翌日清晨,长乐宫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求医的百姓。天还未大亮,但宫门外的石阶上已经坐满了手持病单的人们。他们多是面容黝黑的农户,衣着虽然朴素,但比起往年明显齐整了许多。苏锦绣站在窗前,望着这些早早等候的百姓,心中升起一丝欣慰。

偏厅内,檀香袅袅,苏锦绣正在为一位老妇人把脉。老人是从城郊十里外的村子赶来的,面容黝黑,手掌满是老茧,显然是常年劳作的农户。她的手腕上的脉象有力却不平稳,显然是操劳过度所致。

";老人家这是肝火旺盛,加上操劳过度所致。";苏锦绣从雕花楠木药箱中取出几包用油纸包好的药材,药材经过特殊处理,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些药先服用三日,若还不见好,可再来找我。记住要在饭后服用,忌食辛辣。";

";多谢娘娘!";老妇人颤巍巍地接过药包,激动得老泪纵横,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欣喜的笑容,";府上的那些抗旱稻种真是好啊!今年虽然少雨,但收成却比往年还好。我家种了三亩地,按往年早该歉收了,可今年竟然多收了近三成!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这样的好庄稼。";

苏锦绣温柔地扶起老人,心中一暖:";能帮到乡亲们,是我的福分。";看着老人布满褶皱的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她更加坚定了推广新农法的决心。转头吩咐巧儿,";去准备些防暑的凉茶,加入些新采的金银花,给等候的百姓们送去。这天气炎热,别让大家中暑了。";

巧儿应声而去,她知道自家小姐最是心系百姓。不一会儿,便端着几大盆加了冰镇过的凉茶分发给等候的人们。百姓们接过茶水,脸上都露出感激的笑容。

正在此时,周伯匆匆走来,怀中抱着一摞奏章:";娘娘,各地送来的农事报告都在这里了。";他将奏章整齐地摆放在檀木案几上,";据报今年虽遇旱情,但使用了新品种的农户,收成都很不错。尤其是京郊几个示范田,不仅没有受旱情影响,反而产量比往年提高了三成有余。百姓们都说这是娘娘送来的及时雨啊!";

苏锦绣接过奏章仔细翻看,目光扫过一行行工整的字迹,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些都是她夜以继日研究改良的成果,如今终于开花结果。";这些抗旱品种总算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过现在还不是歇息的时候,秋收在即,我们更要加紧脚步。";

放下奏章,她走到院中的试验田前。一片片矮秆水稻迎风摇曳,金黄的稻穗已经结出饱满的颗粒,在朝阳下泛着诱人的光泽。这是她从空间里带出来的改良品种,不仅抗旱耐涝,产量也比普通稻种高出许多。看着这些即将成熟的稻子,她的脑海中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的推广计划。

";巧儿,去把王太医请来。";苏锦绣转身吩咐,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想和他商议一下扩大义诊的规模。现在农忙在即,更要照顾好百姓们的身体。";

不多时,王太医便匆匆赶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医,如今对苏锦绣可谓是心服口服。他的衣袖上还沾着些许药粉,显然是刚从太医院赶来:";娘娘,老臣正要来寻您。太医院这些日子按照您的方子配药,效果着实不错。以往那些难治的顽疾,用了您的新方子后竟都见好转了。现在每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都说娘娘的医术神妙,连太医院外都排起了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