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近黎明,太医院内的气氛依然紧张。油灯的火光在夜风中摇曳不定,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忽大忽小。苏锦绣与王太医一同为病人诊治,她的眉头始终紧锁,眼神却异常专注。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混杂着病人的呻吟声和家属的低声抽泣。
这时,太医院大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人群如同潮水般向两边分开。";刘太医来了!";有人高声喊道,语气中充满期待,仿佛看到了救星。周围的议论声顿时响成一片。
";刘太医可是咱们太医院的活字典,医术了得!"; ";可不是,他老人家行医五十多年,经验丰富得很。"; ";这下可好了,总算有人能主持公道了。";
只见一位身着墨青色长袍的白发老者缓步走来,正是太医院德高望重的刘太医。他向来以守正见长,对医改多有微词,与王太医在医学理念上时有争执。今日得知王太医出事,立刻动身赶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下官参见娘娘。";刘太医向苏锦绣行礼,目光略带审视,脸上带着难以察觉的倨傲,";听闻王院首的方子出了问题,老朽特来看看。";他说这话时,眼角瞥向王太医,嘴角微微上扬,显出几分优越感。
苏锦绣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细节,心中暗叹。这位老太医的性格她早有耳闻,恐怕这次是专程来找茬的。但眼下救人要紧,她还是微微颔首道:";刘太医辛苦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救治病人,还望太医能施以援手。";
刘太医捋了捋花白的长髯,目光在病人身上一一扫过:";老朽先给诸位把把脉,看看究竟是什么问题。";说着,他撩起袖子,露出一双布满老年斑但依然稳健的手。
他依次为病人诊脉,手指在病人腕部轻点,神情越来越凝重。每诊一个病人,眉头就多皱一分,到最后几乎拧成了一个疙瘩。旁边的保守派太医见状,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诊完最后一个病人,刘太医直起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王院首,你这方子用药太过激进。病人本就虚弱,你却用如此猛药,这不是存心害人么?";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带着质问的力度。
王太医闻言,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平静:";刘太医此言差矣。老夫开的方子都是按照病人体质调配,绝无半点差错。这些症状,恐怕另有原因。";他说这话时,目光坚定,显然对自己的医术充满信心。
";哼,那你说说是什么原因?";刘太医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讥讽,";难道是鬼神作祟不成?";
这时,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开始质疑王太医的医术,也有人对这场争执感到不安。气氛一时变得更加紧张。
苏锦绣看着这一幕,心中已有定计。她知道,与其让两位太医在这里争执不休,不如来个实际较量。于是她适时开口:";刘太医,既然您认为王太医的方子有问题,不如我们当场对诊如何?让大家亲眼看看,到底是谁的医术更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