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权谋制敌

星光渐淡,天边泛起鱼肚白。苏锦绣已站在花园中静思良久,直到晨露沾湿了裙摆。归来的鸟儿在树梢鸣叫,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一天兴奋不已。

";小姐,您该休息了。";巧儿轻声劝道,手中捧着一件披风,";明日朝会至关重要,您需要保持精力充沛。";

苏锦绣深吸一口气,微微点头:";你说得对。不过,先去准备些东西。";

";是哪几位大人的资料?";巧儿问道,对小姐的心思已是了然于胸。

";户部尚书林大人,礼部侍郎杨大人,还有兵部左侍郎赵大人。";苏锦绣语气平静,";我需要了解他们最近的动向和家族情况。";

巧儿会意,立刻去安排。这三位大臣正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中立派代表,在明日的大朝会上,他们的立场将至关重要。

回到内室,苏锦绣并未立刻休息,而是打开随身空间,检查农作物生长情况。空间内,一片繁茂景象——改良过的水稻、小麦和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她特别关注了一处新开辟的实验区,那里种植着一种特殊的药用植物,是她与王太医最近研究的重点。

";药效比预期的还要好。";苏锦绣自语道,心中盘算着将这种植物大规模种植的计划。

处理完空间事务,她又翻阅了几份情报。这些都是周伯近日收集的,关于太后和丽妃最近的动向,以及东宫余党的最新情况。眉头微皱,苏锦绣意识到敌对势力正在集结最后的力量,准备在明日朝会上发起总攻。

";来得正好。";她轻声道,嘴角微微上扬。这正是她期待已久的时机,一次彻底解决所有问题的机会。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苏锦绣便起身梳妆。今日的朝会不同寻常,她需要以贵妃身份列席旁听,这是皇帝特意安排的。

";小姐,周伯送来消息,太后昨夜召见了礼部尚书和几位重臣,会谈持续到深夜。";巧儿一边帮苏锦绣整理发髻,一边低声汇报。

苏锦绣平静地点头:";预料之中。太后这是在做最后的准备。其他事情如何?";

";林大人已经收到您派人送去的资料,看过后甚是震惊,立刻烧毁了信件。";巧儿继续道,";至于杨大人和赵大人,他们昨晚都拒绝了太后的召见,以身体不适为由。";

";很好。";苏锦绣微微一笑,";看来他们已经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梳妆完毕,苏锦绣穿上正式朝服,在侍女的簇拥下前往太极殿。路上,她碰见了同样前往朝会的王太医。

";小姐,";王太医上前行礼,然后压低声音,";特效药已经开始在江南大规模使用,效果极佳。百姓无不称颂小姐的恩德。另外,农院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北疆的耐寒小麦增产四成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各地纷纷要求推广。";

苏锦绣点头致谢:";多亏王太医辛劳。今日朝会,恐怕会有一场硬仗要打,还请王太医做好准备。";

";小姐放心,老臣早已准备多时,今日必当鼎力相助。";王太医郑重承诺。

两人一同前行,很快来到太极殿外。殿前已聚集了不少大臣,三五成群地低声交谈。苏锦绣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人向她投来或敬畏或好奇的目光。

正在此时,礼部尚书李大人向苏锦绣走来,恭敬行礼:";苏贵妃,近日农医改革成效显着,老臣不胜敬佩。只是有些老臣顾虑,改动祖制过甚,恐有不妥。";

苏锦绣微微一笑:";李大人谦虚了。祖制自有其可贵之处,但也要与时俱进。我大衍立国数百年,若处处恪守旧制,如何能长盛不衰?况且,农医改革带来的是实打实的粮食增产和疫病减少,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李大人面露难色:";贵妃所言极是。只是太后娘娘颇为担忧,认为变革太快,恐有隐患...";

";我明白太后娘娘的忧虑。";苏锦绣温和地说,";但请李大人回禀太后,农医改革已见成效,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切实改善。太后一向爱民如子,相信她会理解的。";

正说着,太监的高声唱和传来:";陛下驾到!";

大臣们立刻肃立两侧,苏锦绣也退到一旁。皇帝萧承煜一身明黄龙袍,步入太极殿,神情威严而沉稳。太后随后而至,年迈的她仍保持着凛然的气势,目光在经过苏锦绣身边时微微停顿了一瞬。

朝会正式开始。一开始是例行的政务汇报,各部官员依次上前禀报。当农部尚书赵明远汇报农业改革成果时,朝堂上的气氛明显热烈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