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空间蜕变

";新增功能二:智能育种系统。可根据目标特性自动进行种子选育与改良。";

";新增功能三:气候模拟与预测。可模拟极端气候条件,测试作物适应性。";

";新增功能四:产能倍增。所有农机设备效率提升200%,土地产量提升150%。";

";新增功能五:物资储备空间。新开辟1000立方米恒温储藏空间,可长期保存各类种子、药材与粮食。";

听完这一连串的新功能介绍,苏锦绣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作为曾经的农业科技专家,她深知这些设备和功能在现代世界都是何等珍贵,更不用说在这个农业落后的古代了。

";太好了...有了这些,我完全可以提前准备,应对可能的旱灾或虫灾。";苏锦绣喃喃自语。

她立刻开始规划新空间的使用。首先,将一千亩地用于培育耐寒水稻,加速北方农业改革;再拿出一千亩试验改良耐旱作物,为可能出现的干旱做准备;另外一千亩专门种植药用植物,支持医学院的药材需求;剩下的则用来培育高产粮食,增加储备。

走到新辟的储备空间,苏锦绣被其规模震撼。巨大的恒温仓库内,设有专门的种子保存区、粮食储藏区和药材存放区。最令她惊喜的是,这些储藏设施采用了现代最先进的保鲜技术,可以让种子保持活性数年,粮食药材则可长期保存而不会变质。

小主,

";我要立刻开始扩大储备。";苏锦绣决定道。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苏锦绣开启了空间内所有的农业设备,全力生产。耐寒水稻、抗旱麦种、各类蔬果、药用植物...所有能想到的有用作物都被列入生产计划。

在空间的加速生长环境中,一批批作物迅速成熟,被收割、加工后存入仓库。短短几个时辰,储备仓库已堆满了各类粮食和种子。

苏锦绣并未满足于此。她走向育种中心,开始着手改良几种关键作物。利用新增的基因技术,她筛选出几株特别优质的耐寒水稻,开始进行深度改良。

";这批改良后的种子,抗寒性能至少能提升30%,同时产量也会有显着提高。";苏锦绣看着培育舱中的幼苗,满意地点头。

随后,她又将注意力转向一种特殊的多功能作物。这是她根据现代多年的研究经验,专门设计的一种集营养、药用和适应性于一体的超级作物。在原来的空间里,限于条件,这种作物的培育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如今有了先进的育种系统,她终于可以实现这个构想了。

";这种作物若能成功,将彻底改变大衍的农业面貌。";苏锦绣轻声道,小心地将筛选出的种子放入培育舱。

待一切工作安排妥当,苏锦绣来到中央控制室,调出大衍各地的气候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很快给出了预测:北方地区明年春季可能出现罕见旱情,而南方则有发生洪涝的风险。

";果然如此...";苏锦绣眉头微蹙,";我必须加快准备了。";

她立刻调整生产计划,增加抗旱作物和速生蔬果的比例,同时在南方分院布局的种子中,增加了抗涝品种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