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技术播种

晚风轻拂过凤仪宫的窗棂,苏锦绣放下手中的奏章,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案上堆积的文书足有三尺高,都是关于各地农业改革的请示和汇报。几案边的烛火已经燃了第三根,巧儿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担忧。

"娘娘,该歇息了。这些奏章明日再看不迟。"巧儿轻声劝道。

苏锦绣摇摇头,拿起茶盏啜了一口:"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全国各地都在等着我们的指示。稍有懈怠,改革成果就可能前功尽弃。"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夜色中的皇城灯火点点,远处是连绵的民居。想到那里的百姓因农业改革而过上更好的生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巧儿,明日一早,召集农业改革委员会成员到凤仪宫议事。是时候全面推进技术输出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凤仪宫的议事厅内已经聚集了农部尚书赵明远、农业学院院长刘文德、王太医等十余位改革核心成员。

待众人落座,苏锦绣开门见山:"诸位,如今南方十三府和北方大渊府的农业改革已见成效。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百姓不再忧食,这是我大衍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但这远远不够。"苏锦绣的语气忽然变得严肃,"就我所知,西北十一府仍有大片盐碱地无法利用,西南七府的山地农业技术落后,东北地区的抗寒作物仍未普及。我们的改革才刚刚开始。"

赵明远拱手道:"娘娘所言极是。目前仅有四分之一的土地采用了新农法,若能全面推广,国力必将再上一层楼。"

"正是如此。"苏锦绣展开一幅全国地图,"今日召集诸位,就是要商议如何将农技输出到全国各地,实现技术全覆盖。"

她拿起朱笔,在地图上划出几个区域:"我的计划是,在全国设立三百六十五个农技推广站,覆盖每一个县。每个推广站配备至少五名农技指导员,负责教授当地农户新农法、新品种的种植技术。"

刘文德忍不住惊呼:"三百六十五个推广站?全国共有三百九十七个县,这几乎是要实现全覆盖啊!"

"没错,就是全覆盖。"苏锦绣目光坚定,"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农户,都应当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众人详细讨论了推广站的选址、人员配置、职责范围等各项细节。最终敲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三年内,完成全国农技推广站网络建设,实现农业技术全覆盖。

散会后,苏锦绣立即着手起草奏章,向萧承煜汇报这一计划。次日早朝,萧承煜当场批准,并拨款二百万两支持这一宏伟工程。

接下来的日子,苏锦绣全身心投入到技术输出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要建立三百六十五个推广站,至少需要一千八百名合格的农技指导员。

苏锦绣来到农业学院,召集所有教职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宣布了这一计划。她的目光扫过下方年轻渴望的脸庞,语气坚定而富有感染力:

"诸位,农业是立国之本。曾几何时,我大衍年年灾荒,百姓食不果腹。如今,南方水稻北方麦,产量大增民丰足。这些成就,离不开在座诸位的辛勤付出。"

她停顿片刻,让这些话沉淀在每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