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厂是萨姆二型防空导弹的组装厂,位置就在莫斯科。
也是华夏空军考察团考察的第一站,这里既负责总装也负责一部分电子设备的集成。
对于华夏空军的高层代表团,苏联方面并没有遮遮掩掩,所有地方几乎都开放任由参观。
因为有何雨柱在,王副司令就没有带专职翻译。代表团里其他人员有一个翻译也就够了。另外也有些人有在苏联留学的经历,他俄文他们都很溜。
同时苏方陪同人员也有自己的翻译。
何雨柱在翻译王副司令的话时经常要加工一下,使问题更专业一些。
这一点引起了苏联翻译的注意,这名翻译也把这一点告诉了苏方代表。
苏方代表也没在意,华夏有一两个了解先进技术的人很正常。
他在之后的交流中,说话时也非常的注意,尽量说的专业、准确,以免惹笑话。
何雨柱也显得越来越好奇,见到很多东西就更会仔细观察一番,不明白的就问。
因为就在昨天夜里何雨柱运用虚拟教学空间给冼怡她们三个讲述妇产科医学知识,竟然让积累已久冼怡“结业了”!
结合之前的系统奖励,“桃李天下”板块儿升到了二级。
系统版块儿多了一个附加功能,录制教学视频、截图、打印功能。
也就是说,何雨柱现在用虚拟教学空间笼罩范围内的东西都可以录下来,而且是多角度的录制。
视频当中的任何一帧都可以截图,通过黑诊所,用照片等形式打印出来。
声音形成文字现在还做不到,就得何雨柱自己看视频自己记录下来了。
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对之后的兵器仿制工作那是大有裨益的。
其实第134厂的生产方式在何雨柱看来比是较落后的,几乎都是人工装配,充其量就是运用一些航吊设备和工装等。
也没有什么流水线作业,都是一个班组负责一套装备的组装工作。
让何雨柱惊喜的是,他在参观火药柱车间和电子装备工厂是时,通过精神力扫描获得了火药柱的配方和主要电子设备的电路图。
虽然耗费了极大的精神力,但是能把它们记录下来也是值得的。
接下来几天在参观其他三家工厂时何雨柱都有所收获,他们主要的技术文件何雨柱都扫描下来了。
纸质文件何雨柱在夜晚进入黑诊所时都打印了出来。
系统还很贴心地提供了手写体墨水打印功能,让何雨柱免于繁重的抄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