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后续柳氏身体每况愈下,雷晓晓便将大部分行李交由吴战携带,自己和柳氏则只携带小部分行李,轻装简行地踏上旅程。因此,吴战出发之日,大房和二房来送行的人见到吴战携带如此多的行李,都惊讶得如泥塑木雕般,但转瞬又想到后续三婶和弟妹仅有两人,虽有仆从和侍卫,但轻车简从确实更为妥当。
吴战出发之后,雷晓晓又花费数日如抽丝剥茧般将西南地区的产业重新梳理了一遍,也将这些管理人员都如春风化雨般敲打安抚了一番,才分别到大房和二房去拜访,同时也是恳请他们代为监督一下。
陆氏是勋爵人家出身,方氏的外祖家是声名远扬的儒商,两人自然是瞧不上三房家这点产业,且看两人多年来一直对柳氏关怀备至,就知晓两人值得信赖。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转眼间便到了二月份,柳氏一想到即将要离开自己生活了数十年的地方,就如万箭穿心般十分不舍,而且对两位嫂嫂也是难舍难分,雷晓晓见此便提议,邀请大房和二房来家中欢聚一堂,之后再启程,柳氏自然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三家于二月初五这日开始聚餐,饭桌上,陆氏和方氏两人对柳氏千叮咛万嘱咐,雷晓晓看着只觉得大伯母和二伯母仿佛将柳氏当作自己的亲姐妹般关怀备至,心中越发地踏实放心。
吴家难舍难分的聚餐结束后,即使再不舍,启程的日子也到了,雷晓晓和柳氏于二月初六启程,这次,大房和二房除了上职的男人们和年纪小的小孩,其余人都来送行,难舍难分的道别后,柳氏和雷晓晓带着仆从和侍卫缓缓朝着北边而去。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的雷兴林,犹如一颗闪耀的星辰,于二月初九的凌晨,踏入会试的贡院,开启了他科举生涯中那至关重要的考试之旅。会试如一场盛大的交响乐,分三场奏响,三日一场,第一场在初九日激昂开场,第二场在十二日婉转延续,第三场在十五日激昂收尾。每场考试都如同一曲华丽的乐章,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交相辉映。考中者皆如璀璨的明珠,被赞誉为贡士,而那第一名更是如皇冠上的明珠,被尊称为会元。会试过后,贡士们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再由皇帝亲自御殿覆试,犹如伯乐相马,择优取为进士。殿试试期如白驹过隙,仅一天之短,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如释重负,释褐授官。
京都这一次的会试,仿佛是被上天眷顾的舞台,第二场从第二日清晨便开始下起了绵绵细雨。好在所有的考生都如未雨绸缪的智者,提前备好了油布,使得试卷宛如被呵护的珍宝,未被雨水沾染。
然而,有一小部分考生身体欠佳,如同风中残烛,在当天夜里就被寒冷击倒,发起了高烧。好在这是第二日,发热的人中大部分人如不屈的战士,当即决定熬夜奋战,将试卷答完。于是,这发热对他们的影响犹如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一丝涟漪。他们担忧若是第三日还是下雨,那他们可能就如风中的落叶,无力支撑,这就意味着他们与这一次的科举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