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率先下跪,其余诸将也纷纷下跪。

“王爷,此一战,不成功,便成仁!我等当奋力拼杀,以报王爷厚恩!”

将军们退下去后,朱棣回头看着朱元璋的牌位。

他心里其实没有绝对的把握。

因为姚广孝临行前说过,朱允熥的智谋在他之上。

连军师都这么说了,朱棣自然也没底。

他也知道,现在出兵不是最佳时机,如果假以时日的话,拖延两年,他便能占据更多的城池,收揽更多兵马。

可是,时间不等人。

绝不能等到朱允熥继位顺利之后再想办法。

这是帝位之争,常言道:名不正、言不顺。

谁登基,谁就是一国之主。

倘若他自己在江南称帝,也是无用的,因为应天是帝都,太祖爷刚刚驾崩不久,还没有二世皇帝,就急于迁都,谁能信服呢。

换言之,如果他和朱允熥同时登基,那天下人眼中的皇帝,肯定是在应天的那一个。

“唉……”

朱高炽问道:“爹,您有担心的事,是么?”

“还是你最懂为父啊。军师说过,朱允熥才智非凡,为父能想到的,他应该也能想到。虽然咱们的兵马比他多,但,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爹,您打算联合齐王么?”

“齐王?”

朱棣冷蔑一哼,齐全朱榑是个两面三刀的人,且不会打仗,这样的人只想偏安一隅,觉得朱允熥不会杀他。

让齐王来帮忙,只怕他不会同意。

“爹,依儿看,还是要给齐王修书一封,纵然他不帮咱们,也不能让他成为朱允熥的帮手。”

“我儿言之有理。”

“此外,咱们还需对大同的盛庸发去信件。儿想,他和耿炳文等人已经知道应天的事了,之前他们在朱允熥那儿吃了大亏,可以游说他帮助咱们,有了盛庸的几十万大军,咱们便能如虎添翼。”

这倒是。

毕竟,从应天传来的消息说,朱允熥只有十几万兵马。

他的祭天大典,充其量只会安置十万人。

用近百万大军去对付十万人,加上巨弩,岂有不胜之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