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纣王女娲宫进香(中)

戏说封神榜 阿尼头 1639 字 4天前

话说在纣王统治的第七个年头,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朝歌城却突然传来了一条令人震惊不已的劲爆消息:远在北海之地的那七十二路诸侯,竟然在带头之人袁福通的煽动下,悍然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此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传遍了整个朝歌城,引得人心惶惶。

太师闻仲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毫不犹豫地领旨出征,决心要以雷霆之势平定这场叛乱,还天下一个太平。而这边厢,咱们暂且将他的英勇事迹放在一旁不提。

且说某一日清晨,天色尚早,但纣王已经早早地升座朝堂,准备处理国家大事。只见那宏伟壮丽的金鸾宝殿之上,紫气东来,祥瑞之气扑面而来,仿佛预示着今日将会有一番不凡之事发生。而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的纣王,则更是显得威风凛凛、气度非凡。

再看那白玉铺就的台阶之前,祥光缭绕,宛如仙境一般。朝中的文武百官们一个个身着华丽的官服,整齐划一地站立在那里,神情肃穆,场面甚是壮观。他们有的手持笏板,有的腰佩宝剑,个个英姿飒爽,尽显朝廷重臣的威严风范。

大殿之中,一座精美的香炉正静静地放置在一侧,炉中缓缓升腾起缕缕沉檀香的烟雾,那淡雅清幽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而那高悬于上方的珠帘,则被轻轻卷起,透过珠帘,可以隐约看到后面那金碧辉煌的屏风和精致华美的装饰。

与此同时,两旁侍立的宫女们手中轻轻地摇动着宝扇,阵阵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丝凉爽之意,同时也让那浓郁的兰麝香气愈发地沁人心脾。

就在此时,只见纣王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过朝堂之下的众人,然后缓缓开口向当驾官道:“诸位爱卿,如今可有何人手中持有奏章啊?若有事要奏报,便速速上前说来;倘若无事,那么今日这早朝也就到此为止,可以散去了。”

纣王的话语刚刚落下,朝堂右侧的大臣队列之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只见一名官员如离弦之箭般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三步并作两步跪倒在台阶之前。此人双手高高举起手中的牙笏,同时口中大声喊道:“启禀陛下,微臣乃是商容!虽身为戴罪之身的宰相,但身负执掌朝纲之大任,有些话不得不讲。明日便是三月十五日,此乃女娲娘娘之生辰,恳请陛下移驾前往女娲宫敬拜一番,并降下香火。”

纣王闻听此言,不禁微微皱眉,面露疑惑之色道:“这女娲究竟有何大功大德,竟能劳烦朕亲自前去参拜?”面对纣王的质疑,商容连忙叩头回应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女娲娘娘实乃上古时期的大神啊!想当年,共工氏一时鲁莽冲动,以头颅撞击那不周山,致使天地崩裂、塌陷。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女娲娘娘挺身而出,不辞辛劳地采集五色神石,历经千辛万苦炼制而成补天之物,最终成功拯救了天下苍生。也正因如此,如今咱这朝歌城的黎民百姓无不对女娲娘娘感恩戴德,纷纷设坛祭祀,祈求她保佑我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而,陛下此番亲往女娲宫祭拜,实乃顺应民心之举,势在必行啊!”

纣王一听,只觉那大臣所言甚有道理,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认可,随即便批准了那份奏章。待他返回宫中之后,立即下达了一道圣旨,责令相关人员做好一应准备工作。

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在宫廷的琉璃瓦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纣王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璀璨的皇冠,率领着众多文臣武将,组成一支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女娲宫进发。一路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次看似寻常的进香之旅,竟然会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巨变。当他们抵达女娲宫时,只见宫门紧闭,四周一片寂静。纣王率众上前叩门,但始终无人应答。正当众人疑惑不解之际,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原本晴朗的天气瞬间变得阴沉压抑,仿佛末日降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