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费仲计废姜皇后(中)

戏说封神榜 阿尼头 2350 字 16天前

黄飞虎皱着眉头,大手一挥:“把那刺客给我推过来!”众官立马把刺客拖到滴水檐前。纣王不耐烦地传旨:“众爱卿,谁能给朕把这事儿审问明白,赶紧来回旨!”话音刚落,班列里走出个人,上前施了一礼,笑嘻嘻地说:“臣费仲没啥大本事,不过愿意试试,审问明白来回旨。”

看官们注意啦,这费仲平时根本就不是干审问这活儿的,他这是主动跳出来往坑里跳啊?错!这都是事先设好的圈套,就等着陷害姜皇后呢,他是怕别人把真相审出来,所以才抢着来。

再说费仲,把刺客带到午门外,也没怎么动刑,嘿,这刺客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麻溜地招认自己是谋逆。费仲心里那个美啊,屁颠屁颠地进了大殿,见到天子,“扑通”一声趴下,回旨。这百官们还蒙在鼓里呢,都静静地等着听他怎么说。

纣王急赤白脸地问:“审问清楚了?咋回事儿,快说!”费仲却故意卖起了关子:“臣……臣不敢奏报。”纣王眼睛一瞪:“你都审问明白了,还不敢奏报?是不是皮痒了?”费仲赶紧求饶:“陛下息怒,求您赦免臣的罪,臣才敢回旨。”纣王不耐烦地一挥手:“赦你无罪,赶紧说!”

费仲这才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奏报:“陛下,这刺客姓姜名环,是东伯侯姜桓楚的家将,奉中宫姜皇后的懿旨,刺杀陛下,意图侵夺皇位,让姜桓楚当天子。幸亏咱国家有灵,皇天后土保佑,再加上陛下您洪福齐天,这叛逆的阴谋才败露,刚冒头就被抓住了。臣恳请陛下让九卿文武官员,赶紧商议商议这贵族亲戚的罪行,拿个定夺。”

纣王一听这话,气得拍桌子大骂:“姜后是我的原配,她竟敢这么放肆,谋逆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儿,还商议啥贵族亲戚?这宫廷里的弊端就跟毒瘤似的,难清除得很,祸患就藏在宫内,身边的人都防不胜防。赶紧让西宫黄贵妃去审问,审完来回旨!”说完,纣王怒发冲冠,一甩袖子,乘车又回寿仙宫去了,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小主,

且说朝下大臣们这会儿跟炸开了锅似的,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得热火朝天,可这事儿太蹊跷,一时半会儿谁也分不清真假。这时候,上大夫杨任凑到武成王跟前,神色凝重又带着几分笃定地说:“武成王啊,您瞧瞧,姜皇后那是什么人?向来贞洁安静,善良贤德都写在脸上了,对宫里人那叫一个慈祥仁爱,把内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依我看呐,这里头肯定有猫腻,姜皇后准是受了委屈,宫里指定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各位殿下、众位大夫,咱先别急着散朝,就在这儿等着西宫黄娘娘的消息,等有了准信儿,才能论出个是非曲直。” 得,经他这么一说,百官们都跟约好了似的,全都老老实实待在九间殿,没一个敢挪窝。

再说另一边,奉御官领了旨意,一路小跑就奔中宫去了。到了地方,姜皇后一听有旨,赶紧整理衣衫,规规矩矩地跪下,准备听旨。奉御官清了清嗓子,扯着嗓子宣读起来:

“敕曰:皇后您呐,稳稳当当坐在中宫的位置上,这品德得跟大地一样宽厚,尊贵程度那是直逼天子。按道理,您就该日夜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地修身养性,把皇后那份端庄美德给守住了,和和气气地帮着打理内廷事务。可谁能想到,您胆儿也太肥了,竟敢肆意妄为,犯下这大逆不道的罪。还偷偷养了个武士叫姜环,指使他在分宫楼前搞刺杀,企图谋害圣上。好在老天有眼,让这大奸大恶之人当场就被拿下,发往午门一审问,好家伙,那姜环全都招了,说您和您老爹姜桓楚一块儿谋划这不靠谱的事儿,妄图投机取巧,谋取皇位。您这可倒好,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三纲五常全给扔到九霄云外去了。现在着令我奉御官,把您押送到西宫,仔仔细细拷打审问,一定要审个明明白白,到时候从重给您定罪,可不许徇私舞弊、纵容袒护,得让罪责都落到实处。特敕。”

这一道旨意宣读完毕,整个中宫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姜皇后更是如坠冰窟,满心的冤屈不知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