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这么说:渭水潺潺日夜流淌,子牙在那独自垂钩。当时还未进入飞熊梦,几次对着斜阳感叹白头。这诗就像在给姜子牙的孤独寂寞开了个特写,把他那眼巴巴盼着伯乐,却又只能对着夕阳长吁短叹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话说姜子牙接过鹿台的设计图,仔仔细细瞧了个遍。纣王在一旁早就按捺不住好奇心,急吼吼地问:“姜尚,你倒是快跟朕说说,这台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建好?”
姜子牙心里明镜似的,这工程简直就是劳民伤财的无底洞,于是如实上奏:“陛下,您看这台,高四丈九尺,上头要建琼楼玉宇,还有那碧槛雕栏,规模巨大。要是想完工,没个三十五年,想都别想。”
纣王一听,眼睛瞪得老大,扭头跟妲己吐槽:“爱妃,你听听,姜尚说这台得三十五年才能完工。朕想着这时间过得跟火箭似的,人年轻的时候就该可劲儿享受。要是这么等下去,人生都快过完了,这台建出来还有啥意义?依朕看,这工程太不划算了。”
妲己一听,立马在旁边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地说:“陛下,这姜尚就是个从外面来的神棍,满嘴跑火车。哪有三十五年才完工的道理!他这就是故意糊弄您,太狂妄自大,简直就是在挑战您的权威,这种罪就该用炮烙之刑好好教训教训!”
纣王一听,觉得妲己说得太对了,大手一挥,霸气下令:“爱妃说得在理。传旨给奉官,把姜尚给朕拿下,用炮烙之刑,让他知道违抗朕的下场!”
姜子牙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这鹿台的工程,简直就是劳民伤财的大灾难。臣恳请陛下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千万别干这糊涂事儿。您瞅瞅现在这天下,四方战火纷飞,到处都是战乱,水旱灾害也跟商量好了似的,一个接一个。国家的府库都空得能跑耗子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陛下您呢,也不关心国家的根本大事,也不给老百姓谋点福利,整天就知道沉迷在酒色里,疏远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贤臣,亲近那些只会拍马屁的奸佞小人,把国家政事搅得一团糟。不仅如此,还杀害忠良之士,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上天都看不下去了。各地都不停地传来警报,可陛下您却跟没事儿人似的,一点都不反省。现在又听那狐媚之人的话,瞎搞土木工程,这不是在害老百姓吗?臣真的不知道陛下再这么下去,会有什么下场。臣承蒙陛下的知遇之恩,这份恩情比山还重,所以不得不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您说实话。要是陛下不听臣的话,只怕又会重蹈当年建造琼宫的覆辙。到时候,这国家、社稷还有老百姓,可就都要遭殃了,说不定很快就会落入别人手里。臣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一切发生,所以才不得不说啊!”
纣王听完,气得脸都紫了,暴跳如雷地大骂:“你这不知死活的匹夫!竟敢侮辱诽谤朕,简直反了天了!”接着命令两旁的奉官:“给朕把他拿下,剁成肉酱,看他还敢不敢嘴硬!”
两旁的人摩拳擦掌,正要上前动手,姜子牙反应迅速,转身撒腿就往楼下跑。纣王看着姜子牙逃跑的背影,又气又觉得好笑,对妲己说:“爱妃,你看看这老头,一听到‘拿’字,跑得比兔子还快,一点规矩都不懂。哪有被抓还能跑掉的道理!”说完,又传旨命令奉官:“给朕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众奉官接到命令,一路追着姜子牙,过了龙德殿、九间殿。姜子牙跑到九龙桥,回头一看,好家伙,后面一群人追得正紧。姜子牙心想:“跑也跑不掉了,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死得有点尊严。”于是,他双手紧紧抓住九龙桥栏杆,一咬牙,闭上眼睛,纵身往下一跳,“扑通”一声,水面上溅起一个大大的水花。
众奉官气喘吁吁地跑到桥上查看,结果水面平静得不像话,连个小水花也没再冒出来。他们哪知道,姜子牙这是施展了水遁之术,早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众奉官没办法,只能垂头丧气地返回摘星楼向纣王回旨。纣王听了,冷哼一声:“哼,算这老匹夫命大!”
咱们先不说纣王这边气得冒烟。话说姜子牙跳到水桥下,有四名执殿官正扶着栏杆,望着水面直叹气。巧了,上大夫杨任正好走进午门,瞧见桥边这几个执殿官趴在那儿望水,心里犯起了嘀咕,走上前去问道:“嘿,你们几个在这儿瞅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