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家回 子牙谏主隐磻溪(上)

戏说封神榜 阿尼头 1998 字 6天前

杨任说干就干,直接去摘星楼下等候旨意。纣王宣他上楼见驾。纣王见了杨任,不耐烦地问:“你又有啥事儿?有啥奏章快说。”

杨任深吸一口气,开始上奏:“陛下,臣听说治理天下得有个正确的方法。君主得贤明,臣子得正直,君主对臣子的好建议得言听计从,任用有本事的师保,亲近忠良,远离那些奸佞小人,跟其他国家友好相处,顺应老百姓的心意,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做到公平公正。要是能做到这些,那四海都会顺从,八方都会仰慕陛下的仁德。把仁政施行到老百姓身上,天下就会积极响应,老百姓就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这才是圣明君主该有的操作。可现在呢,陛下您听信后妃的话,却不听忠臣的良言,非要建造鹿台。陛下您就知道自己吃喝玩乐,整天歌舞升平,宴饮作乐,可您想过老百姓吗?您这么做,让老百姓愁眉苦脸,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臣担心陛下您还没享受到这所谓的快乐,就先有大麻烦了。陛下要是不赶紧改正,臣怕您的祸患就没法收拾了。陛下现在有三害在外,一害在内,容臣给您详细说说。那外面的三害:第一害,东伯侯姜文焕,人家手里有百万雄兵,一心想着报父仇,游魂关那儿的战事一直没停过。咱们的军队屡次吃败仗,折损了不少军威,都苦战三年了,钱粮都快花光了,粮草也一天比一天难搞到,这是一害;第二害,南伯侯鄂顺,因为陛下您无辜杀了他父亲,他带着大军,不分昼夜地攻打三山关,邓九公也在那儿苦战多年,军队的库藏都空了,军民都失望透顶,这是二害;第三害,听说太师远征北海的大敌,都十多年了,到现在还没回国,胜败还不知道呢,吉凶也不确定。陛下您何苦听信那些谗言,杀害正直的大臣呢?那狐媚之人的话您当成宝贝,可忠臣的正直言论您却当耳旁风。那些小人整天在您身边晃悠,讨好您,可君子们听到消息都躲得远远的。宫廷都乱套了,连内外之分都没了,宦官都敢在深宫里瞎捣乱。这三害已经够严重了,再加上八方都有作乱的迹象。陛下您还不接纳谏官,阻碍那些忠心耿耿的人进谏。现在又无缘无故地大兴土木,搞大规模的土木工程,这样下去,不仅社稷没法安定,宗庙也保不住。臣实在不忍心看着朝歌的老百姓遭受这样的苦难。恳请陛下赶快停止鹿台工程,让老百姓能安心过日子,或许还能挽救这糟糕的局面。不然,一旦老百姓对您失去信心,离心离德,那万民就会陷入混乱。古人说:‘百姓乱了,国家就会破灭,国家破灭,君主就会灭亡。’咱们这好不容易安定了六百年的华夏夷狄,可别就这么轻易地被别人夺走啊。”

纣王听完,气得七窍生烟,大骂道:“你这酸腐的书生!就会舞文弄墨,竟敢这么无知,还敢直言冒犯朕!”然后命令奉官:“把这个匹夫的两只眼睛给朕挖了!朕念他前年还有点功劳,这次就饶他一命。”

杨任毫无惧色,再次上奏:“陛下,臣就算被挖去眼睛也绝不退缩,只是臣担心天下诸侯看到臣被挖眼的惨状,会对陛下您有不好的看法啊。”

奉官上前,架着杨任就往楼下走。只听“咔嚓”一声,两只眼睛被挖了下来,然后被奉上楼去。

杨任那可是忠心耿耿,一心为了纣王。虽然被挖去了两只眼睛,但他的忠心一点都没减少。他心里那股怨气,就像火箭一样,直冲云霄,飘到了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面前。真君早就知道杨任的心思,命令黄巾力士:“快去把杨任救回山来。”

力士领了旨,来到摘星楼下,施展法术,瞬间三阵神风刮起,奇异的香气弥漫开来,摘星楼下尘土飞扬,沙灰漫天。只听“轰隆”一声,杨任的尸骸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纣王吓得赶紧往楼内躲,生怕被这沙尘给埋了。

不一会儿,风停沙平。两边的人赶忙启奏纣王:“陛下,杨任的尸首被风刮不见了。”

纣王叹了口气,说:“就像前次朕斩杀太子,尸首也被风刮走了,这种事儿,都见怪不怪了,没啥好大惊小怪的。”然后扭头对妲己说:“鹿台的工程,已经诏令崇侯虎了;杨任这是自找苦吃。赶紧再催催崇侯虎,让他麻溜地开工!”

侍驾官领了命,赶忙去催促诏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