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姜子牙一上昆仑(上)

戏说封神榜 阿尼头 4499 字 4天前

咱先看一首诗:“子牙初返玉京来,遥见琼楼香雾开,绿水流残人世梦,青山消尽帝王才。军民有难干戈动,将士多灾异术催。无奈封神天意定,岐山方去筑新台。”这诗里啊,藏着的可是姜子牙的一段传奇经历呢。

话说哪吒那一下可太猛了,一乾坤圈就把张桂芳的左臂打得筋断骨折。张桂芳在马上晃了三四晃,差点就摔下来了,不过还算他命大,没闪下马。哪吒那叫一个得意,得胜进城。探马赶紧跑到相府报告:“丞相,哪吒得胜回来啦!”姜子牙一听,下令:“让哪吒来见我。”

哪吒进来后,姜子牙问:“你和张桂芳对阵,到底谁赢谁输啊?”哪吒兴奋地说:“哈哈,师叔,我用乾坤圈打伤了他的左臂,他败进营里去了!”姜子牙又问:“他有没有叫你名字啊?”哪吒说:“那家伙连叫了三次我的名字,我理都没理他,就当他在那儿瞎喊呢!”

众将在旁边听着,都一脸懵,不知道为啥哪吒不怕张桂芳叫名字。其实啊,但凡精血成胎的,都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声,魂魄就到处乱跑,不在一处了,自然就会落马;可哪吒不一样啊,他是莲花化身,浑身都是莲花,根本就没有三魂七魄,所以张桂芳根本叫不下他的轮来。

再看张桂芳这边,他左臂受伤,先行官风林也被打伤了,躺在那儿动都动不了。没办法,只得差官带着告急文书,火急火燎地往朝歌去见闻太师求援。

这边姜子牙在府里,心里可犯愁了,他想:“哪吒虽然这次取胜了,可保不准后面朝歌会调动大队人马过来,到时候西土可就麻烦了。”想来想去,姜子牙决定沐浴更衣,去见武王。

见到武王,行完礼,武王问:“相父,你见我,是不是有啥要紧事啊?”姜子牙说:“臣想辞别主公,去昆仑山一趟。”武王一听,有点担心,说:“现在兵临城下,都快到护城河了,国内又没什么人能顶事儿,相父可别在高山上逗留太久,让我眼巴巴地盼着呀。”姜子牙赶紧说:“臣这次去,最多三天,最少两天,肯定很快就回来,主公放心。”武王这才答应了。

姜子牙出了朝,回到相府,对哪吒说:“你和武吉好好守城,别去和张桂芳瞎厮杀,等我回来,咱再想办法。”哪吒领命说:“师叔放心,我肯定把城守得好好的!”

姜子牙吩咐完,随即借土遁往昆仑山去了。这借土遁的速度可快了,有诗为证:“玄里玄空玄内空,妙中妙法妙无穷。五行道术非凡术,一阵清风至玉宫。”

姜子牙借土遁到了麒麟崖,落下土遁,一看到昆仑山的景象,那叫一个感慨啊。他心里想:“一晃眼,一离开这座山,不知不觉都十年了。如今又回来,这风景看着又新鲜又亲切。”姜子牙心里满是留恋。

这昆仑山可真是个好地方啊,你瞧:“烟霞散发着光彩,日月摇晃着光芒。千株老柏树,万节修长的竹子。千株老柏树,带着雨水满山都是青青的;万节修长的竹子,含着烟雾一条小路都是苍苍的。门外奇花织锦,桥边瑶草生香。岭上蟠桃红润灿烂,洞门茸草翠丝悠长。时常听到仙鹤鸣叫,每每看到瑞鸾飞翔。仙鹤鸣叫时,声音在九皋云霄远处震动;瑞鸾飞翔处,羽毛闪耀着五彩的云光。白鹿玄猿时隐时现,青狮白象随意行走隐藏。仔细观看这灵福之地,果然胜过天堂。”

姜子牙上了昆仑山,过了麒麟崖,走到玉虚宫,他可不敢擅自进去,就在宫前等了老半天。终于,只见白鹤童子出来了。姜子牙赶紧说:“白鹤童儿,麻烦你给我通报一声。”

白鹤童子一看是姜子牙,急忙进宫,到八卦台下,跪着启奏说:“师父,姜尚在外面等着您的旨意呢。”元始天尊点了点头,说:“正想着他该来了。”童子又出宫,说:“师叔,老爷有请。”

姜子牙在台下倒身跪拜,说:“弟子姜尚愿老师父圣寿无疆!”元始天尊说:“你现在上山来得正好。命南极仙翁把‘封神榜’拿给你。你可以去岐山造一座封神台。在台上张挂‘封神榜’,把你的一生大事也就完成了。”

姜子牙跪着说:“老师,现在有个张桂芳,他用左道旁门的法术,来征伐西岐。弟子我本事有限,根本制服不了他。还望老爷大发慈悲,指点指点弟子。”元始天尊说:“你现在是人间的宰相,享受着国家的俸禄,人家都称你为‘相父’。凡间的这些事儿,我一个道士哪能都管得着呢。西岐有有德行的人坐守,还怕什么左道旁门。等到事情到了危急的时候,自然会有高人来相助。这事儿你就别问我了,去吧。”

姜子牙不敢再问,只能出宫。刚出宫门,白鹤童儿又跑过来说:“师叔,老爷请你回去。”姜子牙一听,急忙回到八卦台下跪着。元始天尊说:“你这一去啊,但凡有人叫你,可千万不可回应他。要是回应了,会有三十六路来征伐你。东海还有一个人在等你呢,一定要小心。你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子牙出宫,南极仙翁来送他。姜子牙说:“师兄,我上山拜见老师,恳求他指点我退张桂芳的办法,可老爷不肯帮忙,这可怎么办呀?”南极仙翁说:“这都是上天注定的,终究改变不了。不过你记住,要是有人叫你,千万不可回应,这可太重要了!我就不远送你了。”

姜子牙捧着 “封神榜”,往前走,到了麒麟崖,刚要驾土遁,就听到脑后有人叫:“姜子牙!”姜子牙心里一惊,想:“还真有人叫我,可不能回应他。”

后面又叫:“子牙公!”姜子牙还是不回应。接着又叫:“姜丞相!”姜子牙依然不回应。那个人连声叫了三五次,见姜子牙不回应,就大喊说:“姜尚!你也太绝情了吧,忘了旧情!你现在做了丞相,位极人臣,难道就不想想咱们在玉虚宫一起学道四十年的情分吗?今天我连叫你几次,你都不回应我!”

姜子牙听到这话,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只得回头看,原来是师弟申公豹。姜子牙说:“兄弟,我不知道是你叫我。我是因为师尊吩咐,但凡有人叫我,千万不可回应,所以才没答应你,真是对不住啊!”

申公豹问:“师兄,你手里拿着的是啥东西呀?”姜子牙说:“是‘封神榜’。”申公豹又问:“你要去哪儿?”姜子牙说:“去西岐造封神台,把这‘封神榜’张挂在上面。”

申公豹说:“师兄,你现在保的是谁呀?”姜子牙笑着说:“贤弟,你这不是说胡话嘛!我在西岐,身居相位,文王托孤于我,我立了武王。现在三分天下,周土已经得了两分,八百诸侯都高高兴兴地归周了。我现在保的是武王,要灭纣王,这可是顺应上天的征兆啊。你难道不知道凤鸣岐山,那可是预示着真命之主降临啊。如今武王的德行能和尧、舜相比,仁心也符合天心;况且成汤的气数已经快尽了,这一传承马上就要完了。贤弟你反问我,到底是为啥呀?”

申公豹说:“你说汤王气数已尽,可我如今下山,就要保成汤,扶纣王。子牙,你要扶周,那我就和你作对到底。”姜子牙说:“贤弟,你这说的什么话!师尊严命,我哪敢违背呀?”

申公豹说:“子牙,我有句话跟你说,你听我说啊,有个完美的办法 —— 倒不如和我一起保纣灭周。一来你我兄弟能同心合意;二来你我兄弟也不会闹不和,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嘛。你觉得咋样?”

姜子牙一脸严肃地说:“兄弟,你说得不对!现在要是听了你的话,那可就违背师尊的命令了。况且天命如此,人怎么敢违抗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兄弟你请回吧!”

申公豹一听,生气地说:“姜子牙!就你这样还保周呢,你有多大本领啊,不就是学了四十年道嘛。你且听我说说我的本事。有诗为证:

炼就五行真妙诀,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乘鸾入九天。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火内种金莲。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咱先看一首诗:“子牙初返玉京来,遥见琼楼香雾开,绿水流残人世梦,青山消尽帝王才。军民有难干戈动,将士多灾异术催。无奈封神天意定,岐山方去筑新台。”这诗里啊,藏着的可是姜子牙的一段传奇经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