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马赶紧回报:“是西岐山。”
鲁雄传令:“在茂密的树林深处安营,凉快凉快。”还命令军政司写告急文书,赶紧报告给太师。
咱再把镜头拉到西岐这边,子牙自从斩了张桂芳,李家兄弟三人也都到了西岐。一天,子牙在相府里坐着呢,有报马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报告:“西岐山有一支人马扎营了。”
子牙一听,心里就有数了。前几天清福神就来报过,封神台已经造完,“封神榜”也张挂好了,现在就等着祭台呢。子牙传令:“命令南宫适、武吉点五千人马,去岐山安营,把路口给我堵住,别让其他人马过来。”
二将领命,麻溜地点好人马出城。一声炮响,走了七十里,就望见岐山有一支人马,打着成汤的旗号。南宫适就在对面安下营寨。这天气热得人都要冒烟了,三军站都站不住,就像头顶上顶了个大火球。
武吉对南宫适说:“我师父命令我们二人出城,在这儿安营,可这大热天的,三军又干渴,还没有树木遮盖,我怕三军心里得有怨言啊。”
就这么熬了一宿。第二天,辛甲到营里相见,说:“丞相有命令,让把人马调上岐山顶上去安营。”
二将一听,都傻眼了,心里想:“这不是开玩笑嘛,这天热得都能把人烤熟了,还上山去,上去不得很快就热死啊!”
辛甲无奈地说:“军令如山,哪能违抗啊,只能照做。”
二将没办法,只好点兵上山。三军热得受不了,一个个张着嘴直喘气,这还不算完,又要做饭,可取水又不方便,军士们都开始埋怨起来。
再看鲁雄这边,屯兵在茂林深处,看到岐山上有人安营,纣兵都哈哈大笑:“这种天气,还在山上安营,不出三天,他们就得自己热死,都不用我们动手!”鲁雄就等着救兵来了,再跟西岐的人交战。
到了第二天,子牙带领三千人马出城,往西岐出来。南宫适、武吉赶紧下山迎接,然后合兵一处。八千人马在山上拉起了幔帐。子牙坐下,这天气热得,有诗为证:“太阳真火炼尘埃,烈石煎湖实在可悲。绿柳青松摧艳色,飞禽走兽都遭灾。凉亭上面像烟燎,水阁之中似火来。万里乾坤只一照,行商旅客苦相挨。”
子牙坐在帐中,命令武吉:“你去在营后筑一个土台,高三尺,赶紧去,麻溜的!”
武吉领命就去了。西岐的辛免催促着车辆,运来了许多饰物,报告给子牙。子牙命令把这些饰物都搬进营里,然后开始分发。众军一看,都傻眼了,心里想:“这大热天的,发这些干啥呀?”
子牙点名分发,一人发了一个棉袄,一个斗笠。将领们领下去后,众军都笑着说:“我们穿上这棉袄,戴上这斗笠,死得更快了吧,丞相这是糊涂了?”
到了晚上,武吉回来复命:“土台造完了。”
子牙一听,立马走上土台,披散着头发,拿着剑,朝着东昆仑下拜。然后布罡斗,行玄术,念灵章,发符水。只见:子牙作法,顿时狂风大作,那风“呼呼”地吼叫着穿过树林。只刮得飒飒灰尘漫天飞,雾气迷漫了整个世界,“滑喇喇”地好像天要塌、地要陷,“骤沥沥”地如同海要沸腾、山要崩塌,旛幢被吹得“砰砰”响,就像铜鼓在振动,众将校都被风吹得两眼都睁不开。一时间,那酷热的金风被吹得没了踪影,三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弄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