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麓镇院考,书生暴毙

院试之前,还有童试,得中者是为童生。

这二者看似是科举体制的入门者,然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童生之名。四五十岁,还得去参加童试,不得不让人唏嘘。

而也只有考过童试、院试之后,才有资格去江城参加今年年末的乡试,即秋闱。

秋闱逐鹿,得中者称之为举人,第一名乃解元。

他们年末就要准备赶往帝都,明年春日参加春闱会试。

大邺皇朝的文官选拔体制,完善而令人熟悉。

因此,城南这边的客栈中,目前几乎全都满员。

有早几个月便来的,也有这两日才到的。

全都是读书人。

许渊从气息上判断,方才倒下的这刘书生,正是自己借的衣裳的主人。

他已然……生机断绝。

这……

不得不说,这算是许渊有些点儿背了。

谁死不是死,怎么偏偏是这位刘书生死?

什么时候不能死,偏生要在许渊给他还衣裳的时候死?

所谓一报还一报,许渊的那一枚银锭,刘书生是无福消受。

可这也意味着许渊欠了人家人情不是。

不谈因果,且论人情,这事儿,许渊多半得看上一看。

许渊摇了摇头,走向了刘书生的尸体。

这时候,已经有人确定了刘书生已死,整个客栈中有人尖叫、有人报官、也有人窃窃私语。

“这刘书生怎么……他才二十几岁,怎么走的如此突然?”

“唉,你看他满头新生白发,我猜是心力憔悴而亡。”

“可惜了,他乃一代俊才啊。”

“上个月,刘书生一首《飞花度》,技惊四座。听闻连江城都有人夸他的诗作不错,大有前途!”

“你是不知道,我猜多半是那首《飞花度》的缘故。”

“哦,何出此言?”

“我就住在刘书生旁边那间屋子里,整日都听他念叨诗词。时不时还会砸东西,听闻是他盛名之下,不想难副其实,所以每日熬更守夜以求再写出一首足以媲美《飞花度》的佳作。结果因此颠倒了阴阳黑白,茶不思饭不想……”

“嘶嘶嘶,如此说来,倒也不是不可能。”

很快,官府的人来了,仵作、和郎中也都到场。

一番忙上忙下之后,官府对刘书生暴毙一事做出了精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