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雉二十三,兔一十二!”
吴沉显然有点惊讶,看来吴王学过雉兔同笼,看我出个别的题,于是他张口道:“今有一竹,竹高一丈,昨夜被风折之,其顶末触地,离根三尺。问折断处高几何?”
好家伙,勾股定理?朱雄英略微思索了一会儿,由于对明朝的长度单位有点不熟悉,他先在纸上写下了题目以及:
1里=18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然后写下:
甲2+32=(10-甲)2
甲=4.55尺
朱雄英抬笔去写,吴沉就在旁边捏着胡子等待,在他看来这道题已经是非常难了,朱雄英应该不会做,可谁知朱雄英片刻的功夫就答道:“先生,其高为四尺五寸五分!”
吴沉非常惊讶,说道:“殿下是否以前学过这些题目?”在吴沉看来,朱雄英是不是做过这些题,所以就直接说答案了!
朱雄英答道:“我曾学过些类似的,这是我的计算过程!先生请看!”说罢就起身,走到吴沉身边,将墨迹未干的纸张递给了吴沉。
吴沉接过之后,眉头越皱越深,因为这些符号对于他来说就像是鬼画符一般,整张纸上,他仅仅只认识‘里’‘丈’‘尺’‘寸’‘甲’这五个大字,其余的竟然全都不认识,这导致他完全看不懂朱雄英的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