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朱元璋当众宣布将皇位传给朱允熥!朱允熥被控制?

“这次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王逊有些不耐烦地说:“赵兄,你总是这么瞻前顾后。”

“这等机会可不多见,再犹豫下去,就错失良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启皱着眉头反驳道:“王兄,你莫要心急。”

“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可能面临的风险。”

李崇在一旁说道:“赵兄说得也有道理。”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为谨慎就错过这个机会。”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派人去进一步探查皇宫和陵墓周边的情况,确保没有埋伏。”

王逊点了点头说:“李兄这个主意不错。”

“另外,我们还得联系更多的人手,确保行动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

赵启想了想,说道:“我们还得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比如什么时候动手,从哪里进攻,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等等。”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众人商议后,决定开始行事。

他们还派人把信递给了朱允炆、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等人。

信中详细描述了当前金陵城兵力空虚的情况。

并且告知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迎回朱允炆。

朱允炆、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等人收到信后,心中都很激动。

但是由于之前经历过一次类似的事情,他们都有些疑惑,不知道能不能成。

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外面送信的人又进来了,详细地和他们说了兵力的情况,包括皇宫各个宫门具体的守卫数量,以及先帝陵墓周围的兵力部署情况。

这才让朱允炆等人有了些许的信心。

……

金陵城外,一片萧索的景象。

宋忠恭敬地站在朱元璋面前,开始将金陵城最近的情况一一道来。

朱元璋听完,心里格外的紧张。

他也知道北方的战事如今确实吃紧,尤其是燕王失踪之后,那北方的局势就像一团乱麻,让人揪心。

可按照他的估计,朱允熥派出去的那些兵力完全足够应对北方的战事,金陵城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兵力空虚情况。

他心中暗自揣测,朱允熥这孩子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难道他真的有十足的把握应对这一切吗?

朱元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他跟宋忠说:“真要到了那个地步,朕就要露面了。你准备一下。”

他绝对不会让大明乱起来,到时候他就露面,当众宣布,将皇位传给朱允熥。

这不仅仅是对朱允熥的支持,更是为了稳定大明的江山社稷。

他深知,在这动荡的局势下,只有他亲自出面,才能镇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才能让大明的百姓重新安心,让大明的江山继续稳固地传承下去。

他抬头望向金陵城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期待。

在默默地为朱允熥祈祷,希望他能够顺利化解这场危机。

……

暗中那些人瞅准时机,便开始行动。

他们深知方孝孺上一次的失败,所以这一次行事格外谨慎,决心要一举成功。

这些心怀不轨之人分成了几个小队,悄悄地朝着皇宫靠近。

他们的行动迅速而又无声。

带头的王逊猫着腰。

他压低声音,对身边的人说:“兄弟们,这次我们一定要成功。”

“上一次方孝孺大人就是败在了不够果断,我们可不能重蹈覆辙。”

“这皇宫就是我们走向荣华富贵的关键,大家都打起精神来!”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的脸上带着一种决绝的神情,眼神中闪烁着贪婪与期待的光芒。

其中一个叫陈二的小头目,眼睛紧紧盯着皇宫的城墙,那城墙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高大威严,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他小声嘀咕道:“这皇宫的城墙可真高啊,不过今晚就是我们的机会。”

他一边说着,一边握紧了手中的刀,那粗糙的刀柄被他的汗水浸湿。

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

当他们靠近皇宫的一处偏门时,早已被他们收买的内应——一个名叫小李子的太监,正紧张地守在门后。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睛不时地透过门缝往外看,耳朵也竖得高高的,生怕错过什么动静。

听到外面传来的轻微脚步声,他的心猛地一紧,深吸一口气后,悄悄地打开了门。

门轴转动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王逊第一个冲了进去,他瞬间就没入了皇宫的阴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