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科举乃是选拔人才的大事,关乎我大明的未来。”
“能让更多的贤才为朝廷所用。”
“而那倭国,多年来一直是我大明沿海的心腹大患,那些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他们的天皇被擒,这可是大功一件。”
“这不仅彰显了我大明的军威,也能让那些妄图侵犯我大明的外敌知道,我大明不是好惹的。”
“允熥这孩子治理国家,既能着眼于国内的人才培养,又能对外展现我大明的强硬,此等眼光和决策能力,真乃帝王之资。”
“他懂得如何运用军事力量来保卫国家,又深知人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这两者相辅相成,他却能把握得恰到好处。”
“现在看来,他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位能担当大明江山的君主了。”
他连连夸奖朱允熥,眼神中满是欣慰。
朱元璋高兴了一会儿后,渐渐冷静下来。
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不久前宋忠说的可能被朱允熥手下发现假死的事情。
他问道:“宋忠啊,之前你说可能被允熥手下发现朕假死之事,现在情况如何了?”
宋忠赶忙回答道:“皇爷,臣还在周旋之中。”
“臣一直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懈怠。”
“臣会尽最大的努力,不让琼王殿下的人发现皇爷您还健在的消息。”
他的表情十分认真,眼睛紧紧地盯着朱元璋,向朱元璋表决心。
朱元璋听后,点了点头,笑着说:“朕倒要看看,允熥到底能不能找到朕。”
“朕也想看看,大明在允熥手中会如何发展。”
“这孩子,总是能给朕带来惊喜,朕很期待他接下来的表现。”
说完这些,朱元璋像是又想起了什么,他再次看向宋忠,问道:“允炆怎么样了?”
宋忠微微低下头,回答道:“皇爷,皇太孙等人从琼州府回来之后,便又被琼王殿下挂在了城头上。”
“从回来到现在,他一言不发,像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无奈地摆了摆手,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感,有无奈,也有对朱允炆的失望。
“随他去吧,一切就看允熥自己处置吧。”
“允炆这孩子,曾经有机会好好治理大明,却没有把握住。”
“现在他落到这个地步,也是他自己的造化。”
“你时刻关注着消息,有任何情况,及时来禀告朕。”
宋忠恭敬地回答道:“是,皇爷。臣遵旨。”
……
北平燕王府。
徐辉祖听到消息时,脸上满是惊讶的神情。
他不禁感叹道:“陛下果然识人,深知如何用人。”
“九江(李景隆的字)以往总是给人一种吊儿郎当的感觉。”
“那家伙以前行事总是漫不经心,看着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整天只知道玩乐,哪里有个将军的样子。”
“没想到如今在陛下手中倒是也发挥了才能,竟然立下了如此大的功绩。”
徐辉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头,片刻之后,他坚定地说道:“看来我也得加把劲,尽快把北元的残余彻底消灭才行。”
“我大明的将士们个个英勇无畏,我可不能落后于人。”
朱高炽站在一旁,他的身形略显肥胖,但却站得笔直,给人一种沉稳而可靠的感觉。
听到徐辉祖的话后,他点了点头,说道:“大舅说的对。”
“如今陛下治理下的大明,各方都在积极进取。”
“我们燕王府也不能懈怠,我们肩负着保卫大明北方边疆的重任,必须要为陛下分忧,为大明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眼下燕王朱棣失忆,整个燕王府的担子便落在了朱高炽这个燕王世子的肩上。
他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处理着燕王府的一应事宜,从军事部署到府内的日常事务,每一个细节他都要亲自过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事务繁杂得如同乱麻,但他却处理得井井有条。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管理好燕王府,还要时刻关注着北方的局势,为应对北元的威胁做好准备。
朱高煦在一旁听着,迫不及待地说道:“大舅你说怎么打就怎么打,我要当先锋,我要给我爹报仇。”
徐辉祖听到朱高煦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深知朱高煦虽然勇猛,但有时候过于莽撞。
不过他也理解朱高煦想要为父报仇的急切心情。
他转头询问了一下燕王的情况:“世子,燕王殿下如今身体状况如何?”
朱高炽听到这个问题,叹了一口气,“父王还是没有恢复记忆的迹象。”
“母妃每日都在悉心照料,御医们也都绞尽脑汁,他们尝试了各种药方,可是父王的病情没有丝毫的好转。”
“其余寻找来的大夫郎中也都用尽了办法,可是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担忧,眼神中满是对父亲的关切。
徐辉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燕王朱棣对于燕王府的重要性。
但如今战事紧急,他也只能暂时将这份担忧放在心底。
他开始部署针对草原的新一轮进攻,他说道:“蒋忠等人那边已经在辽东地区搭建好了防线。”
“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眼下就差一个合适的时机。”
“我们要精心策划,务必一举成功,彻底消灭北元的残余势力。”
燕王府中的众人听到徐辉祖的部署,都纷纷点头,表示会全力配合。
……
李景隆和王景弘收到来自金陵的消息。
“王将军,陛下旨意已到,让我们把倭国天皇等人送去金陵。”
“李将军,这倭国天皇可不能有丝毫闪失,毕竟这可是陛下要的人。若是出了差错,你我可担待不起啊。”
李景隆笑了笑,说:“那是自然,我已经安排了最精锐的士兵来押送。”
“这些士兵久经沙场,忠诚可靠,定能将任务完成得妥妥当当。”
说着,他大踏步地走出营帐,大声喊道:“来人啊,把倭国天皇和那些幕府将军都给我带出来。”
不一会儿,倭国天皇和幕府将军们被押了出来。
李景隆看着他们,大声说道:“你们也算是有福气,能去我大明的金陵城走一遭。”
“那可是一个无比繁华的地方,比你们这倭国的京都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