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关乎着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如今允熥又走上了这条路。”
“虽然他这么做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利益。”
“但若是不解决好官员空缺的问题,只怕会重蹈朕当年的覆辙。”
朱元璋说着,他的目光看向了金陵皇宫的方向。
眼神中 充满了担忧。
……
金陵皇宫。
朱允熥对着站在下方的赵谦问道:“之前培养的那一批学生和官员,如今情况如何?”
这里问的培养的,其中一部分,是如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在倭国历经磨砺成长起来的。
另一部分,则是在琼州府接受培养的。
琼州地处偏远,环境艰苦。
在那里培养的人才,更能体会到民间的疾苦,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百姓生活。
还有一部分人,早在炮轰金陵之前就被送出去游学历练。
他们游历四方,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对天下大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赵谦脸上露出自信的神情,语气坚定地回答道:“陛下放心。”
“这些人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历练,如今都已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随时可以步入官场,为朝廷效力。”
朱允熥说道:“既如此,那就明日上朝之时,将此事公布于众。”
“让这些人即刻顶上那些被斩首、枪毙官员的位置。”
“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大明的官场,永远不缺有才能、有担当的人。”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
官员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满是忧心忡忡的神情。
“此次整治官场,杀了这么多官员,这政务可如何是好?”
“是啊,这么多空缺,一时之间上哪儿去找合适的人来填补?只怕这朝廷的运转都要受到影响了。”
就连平日里沉稳干练的黄观、解缙和夏元吉三人,此时也不免担忧起来。
他们深知官员对于朝廷政务的重要性。
这么多官员被杀,必然会在短期内造成政务处理的混乱。
黄观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解缙不停地搓着手,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夏元吉则微微叹气,脸上写满了担忧。
就在这时,他们注意到了赵谦。
只见赵谦站在一旁,神情淡定,老神在在的样子与周围忧心忡忡的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观、解缙和夏元吉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了一丝疑惑。
他们相互使了个眼色,然后一同走上前去。
黄观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赵大人,如今这么多官员被杀,政务恐受影响,陛下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应对?”
解缙也连忙说道:“是啊,赵大人,您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吧,也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夏元吉则一脸期待地看着赵谦,说道:“赵大人,还望您能给我们透个信儿。”
赵谦看着他们三人焦急的模样,不禁微微一笑。
他轻轻摇了摇头,神秘兮兮地说:“不可说,不可说。”
“一会儿陛下驾临,你们自然就知晓。”
黄观等人听了赵谦的话,心中更加好奇了。
他们还想再追问几句,但赵谦却只是笑着摆了摆手,不再言语。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朱允熥的到来,希望能从陛下那里得到答案,解开心中的疑惑。
朝堂之上,官员们的议论声仍在继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朱允熥揭开这个谜底。
看看朝廷究竟会如何应对这场官员空缺的危机。
随着一阵悠扬的钟鼓之声响起,朱允熥走进朝堂。
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下来,官员们纷纷跪地行礼,高呼万岁。
朱允熥坐定之后,说道:“诸位爱卿,此次整治官场,乃是为了我大明的长治久安,清除那些贪污腐败、祸国殃民之徒。”
“如今,虽有不少官员因罪伏法,但朕早有准备,不会让朝廷政务因此停滞。”
官员们听了朱允熥的话,都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聆听着。
朱允熥接着宣布:“朕决定,调集前往倭国历练的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学子和官员。”
“以及另外琼州府学习,以及外出游历的两部分学子,填补此次官员空缺之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除了早已知情的赵谦依旧神色淡定之外,其他官员们都露出了十分震惊的神情。
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什么?调集倭国的学子也就罢了,这另外两部分学子是从哪里来的?”
“陛下何时培养了这么一批人才?”
“我怎么从未听说过还有另外两部分学子,陛下此举,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那些知晓倭国学子情况的官员,虽然对他们的能力有所了解,但对于另外两部分学子却一无所知,心中满是好奇。
而那些原本忧心忡忡的官员,此时心中的担忧也减轻了不少。
他们开始期待着这些新的官员能够为朝廷带来新的气象。
黄观、解缙和夏元吉三人更是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们刚刚还在向赵谦打听陛下的办法,没想到陛下竟然藏着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黄观不禁感叹道:“陛下真是深谋远虑,早就在暗中培养了这么多人才。”
解缙则兴奋地说道:“如此一来,朝廷的政务定能顺利运转,我大明也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夏元吉也点头称是,说道:“陛下英明,这些新的官员定能为朝廷注入新的活力。”
朱允熥看着下方官员们震惊的表情,心中暗自满意。
他知道,这些经过精心培养和历练的学子和官员,定能胜任各自的岗位。
紧接着,朱允熥让赵谦简单解释了一下这另外两部分学子是怎么回事。
官员们听了朱允熥的解释,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们对这些新的官员充满了期待,也对朱允熥的远见卓识更加敬佩。
朝堂之上,原本凝重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氛围。
朱允熥的旨意迅速传遍了大明的每一寸土地,甚至跨越重洋,抵达了倭国。
旨意所到之处,那些被选中的学子们,心中既兴奋又紧张,纷纷开始为前往金陵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