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城外的小村庄里。
宋忠迈着匆忙的步伐走进小院,他的神情带着一丝兴奋,见到朱元璋后,赶忙上前躬身行礼:
“陛下,金陵城内考核的情况,臣已打探清楚,特来向您汇报。”
“快说,允熥这考核搞得如何?”
宋忠开始详细汇报起来:“陛下,此次考核分为两轮。”
“第一轮考核定力和纪律性,不少考生因在等待考题时动了身子或者交头接耳,被直接淘汰。”
“第二轮考核更是别出心裁,琼王殿下让考生们用七天时间深入各行各业,如田间劳作、经商买卖、当工匠学艺,之后还要写出感悟。”
朱元璋听完,先是一愣,脸上露出些许惊讶的神情。
片刻之后,他的脸上突然绽开了爽朗的笑容。
“哈哈哈哈,咱这大孙真的是一会儿一个想法,一会儿一个主意,而且每一个还都不错,当真是好!”
“第一轮考核定力和纪律性,这就好比给这些考生们立了规矩。”
“为官者,若连这点定力都没有,日后如何能在复杂的官场中坚守原则,为百姓办事?”
朱元璋继续说道,“而这第二轮考核,让他们深入各行各业去体验生活,更是妙极了。”
“只有真正了解了民间疾苦、各行各业的情况,日后为官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出贴合实际的政策。”
宋忠在一旁点头称是:“陛下所言极是。”
“琼王殿下此举,不仅能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还能让这些人才更加贴近百姓,了解社会。”
朱元璋继续笑着说道:“允熥这孩子,能想出这样的考核办法,说明他心里装着百姓,装着大明的江山社稷。”
说完,朱元璋轻轻抿了一口茶,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
参加第二轮考核的考生们,各自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出发,开启了为期七天的体验之旅。
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赵谦安排的人密切关注着,随后如实禀告给朱允熥。
选择去田间体验的考生们,一大早就跟着农民们来到了广袤的农田。
初到田间,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又陌生。
一位年轻的书生,看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兴奋地挽起裤腿,准备下田劳作。
然而,刚踏入泥地,他就差点滑倒,引得周围的农民们一阵善意的笑声。
农民们耐心地教他如何插秧,他学得十分认真,眼睛紧紧盯着农民的动作,双手笨拙地模仿着。
但没干多久,他的腰就开始酸痛起来,额头上也布满了汗珠。
他直起身子,擦了擦汗,看着自己插得歪歪扭扭的秧苗,心中满是感慨:“原来农民们的劳作如此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在休息的时候,他与农民们攀谈起来,了解到了农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
比如灌溉水源不足,遇到干旱年份庄稼就会减产。
还有种子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收成。
他认真地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心中思索着如何才能帮助农民们解决这些难题。
另一位考生则跟着农民去给庄稼施肥。
刺鼻的肥料气味让他差点呕吐出来,但他还是强忍着不适,坚持完成了施肥的工作。
他看到农民们为了庄稼的生长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心中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小主,
在这几天里,他还观察到了农民们之间互帮互助的场景。
一家有难,全村支援,这种淳朴的民风让他深受感动。
那些选择经商的考生们,走进了热闹的集市和繁华的商铺。
他们有的在街边摆起了小摊,售卖一些小物件。
有的则进入了大商铺,学习如何经营管理。
一位考生在街边卖起了自己手工制作的小饰品。
一开始,他有些羞涩,不敢大声叫卖。
但看到旁边的小贩们生意红火,他鼓起勇气,大声喊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精美小饰品,物美价廉!”
渐渐地,他的摊位前吸引了不少顾客。
在与顾客的交流中,他学会了如何推销自己的商品,如何讨价还价。
他发现,经商不仅要有好的商品,还要有良好的口才和敏锐的洞察力,要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心理。
另一位考生进入了一家绸缎庄当学徒。
他跟着掌柜学习如何进货、如何管理库存、如何记账。
他发现,经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比如进货时要选择质量好、价格合理的货物,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和流行趋势。
管理库存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积压货物。
记账则要准确无误,以便掌握店铺的收支情况。
在这几天里,他还遇到了一些难缠的顾客,有的要求降价,有的对商品质量提出质疑。
他在掌柜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选择当工匠的考生们,来到了各个工坊,学习不同的手艺。
一位考生在木匠工坊里学习制作家具。
他看着木匠师傅们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将一块块木头变成精美的家具,心中充满了敬佩。
他从最基础的锯木头开始学起。
一开始,他锯得歪歪扭扭,还差点伤到自己。
但木匠师傅们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指导他。
在师傅们的帮助下,他逐渐掌握了锯木头的技巧,开始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小物件。
在制作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工匠们的专注和执着,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马虎。
另一位考生在铁匠工坊里学习打铁。
铁匠铺里,炉火熊熊,铁锤声此起彼伏。
他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拿起铁锤,跟着师傅们一起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