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朱棣:我只办三件事!剿匪!剿匪,还是特么剿匪!

王景弘则在船舱内,与情报人员们仔细研究着南洋群岛各国的情报。

他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分析着各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情况,为舰队的行动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同时,他还安排后勤人员准备好充足的物资,确保舰队在长时间的征战中不会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

半个时辰后,各舰队都已准备就绪。

海面上,战舰整齐排列,桅杆如林,旗帜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朱棣站在旗舰的船头,披风在风中飘动。

他望着远方的海面,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

他大手一挥,下令道:“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三路舰队朝着不同的方向破浪前行。

朱棣所在的舰队,战舰高大威猛,火炮林立。

他站在船头,指挥着舰队朝着目标前进。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前方,时刻关注着海面的动静。

徐辉祖的舰队则以速度见长,战舰灵活机动。

他站在指挥台上,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一旦发现海盗的踪迹,他便迅速下达命令,指挥舰队展开攻击。

李景隆和王景弘所在的舰队,规模庞大,装备精良。

他们相互配合,一边指挥着战舰作战,一边处理着后勤和情报事务。

在他们的带领下,舰队有条不紊地朝着南洋群岛诸国进发。

三路舰队在广阔的海面上各自前行,他们肩负着为大明开疆拓土的使命。

……

南洋群岛各国使者们驾着小船,神色匆匆地赶回各自的国家。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和不安,心中还回荡着朱棣那威严而不容置疑的话语。

在苏门答腊国,使者们一路快马加鞭,直奔王宫。

国王正坐在华丽的王座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焦虑。

看到使者们归来,国王猛地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怎么样?大明军队究竟所为何事?”

小主,

使者们气喘吁吁地跪在地上,其中为首的使者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燕王殿下称他们前来只为剿匪。”

国王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狐疑,他来回踱步,嘴里嘟囔着:“大明会有如此好心?这其中必定有诈。”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阴谋。

大臣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位老臣上前说道:“陛下,大明国力强盛,军队更是勇猛无敌。”

“他们此次前来,恐怕不只是为了剿匪这么简单。”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

国王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深知此事蹊跷,但如今大明军队就在我们的海域,我们又岂是他们的对手。”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

“陛下,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焦急地问道。

国王沉思片刻,说道:“目前我们只能表面上配合大明军队的剿匪行动,暗中加强我们的防御。”

“同时,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刻向我汇报。”

大臣们纷纷领命。

“希望大明不要对我们动手,让我们的国家能够平安无事。”

在爪哇国,使者们同样火急火燎地赶回王宫。

国王正在与将领们商议对策,看到使者们回来,他迫不及待地问道:“快说,大明军队到底怎么说?”

使者们将朱棣的话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国王。

国王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怒地说道:“我就知道大明没安好心。”

“他们肯定是觊觎我们的土地和资源,才找了这么个借口。”

将领们也纷纷表示赞同,一位将领说道:“陛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应该立刻集结军队,做好战斗的准备。”

国王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的军队与大明相比,实力悬殊太大。”

“如果贸然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那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大明为所欲为吗?”

另一位将领不满地问道。

国王无奈地说道:“目前我们只能先稳住局面,等待时机。”

“我们要祈祷大明不要对我们动手,否则我们的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国王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着:“请保佑我们的国家,让我们免受大明的侵害。”

在其他国家,情况也大致相同。

各国国王在听到使者们的汇报后,都表现出了怀疑和担忧。

他们深知大明的强大,不敢轻易得罪。

但他们又不甘心就这样被大明掌控,只能在无奈中祈祷大明不要对他们动手。

在满剌加国,国王坐在昏暗的宫殿里,眼神黯淡无光。

他听着使者的讲述,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根本不是大明的对手。”

国王喃喃自语道。

大臣们也都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位年轻的大臣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再次前往大明舰队,表达我们的诚意,希望他们能够放过我们。”

国王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希望大明能够网开一面,给我们一条生路。”

“愿上天保佑我们,让我们的国家能够度过这场危机。”

南洋群岛各国的国王们在无奈和恐惧中,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祈祷上。

他们不知道大明军队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未来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但他们清楚,在大明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应对,祈求能够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