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这半年多来的种种表现,或许能轻易骗过那些涉世未深、心性单纯的学长,或者是经验尚浅的年轻老师们。
然而,对于那些阅历丰富、心思敏锐的上了年纪之人而言,他的一举一动皆被看在眼里,洞悉得清清楚楚。
彼时的中华大地,正处于最为动荡不安的年代。而身处奉天的人们,所面临的环境更是压抑得令人窒息。
驻扎在此的日本军队,就如同横亘在众人头顶上的一座沉重无比的大山,压迫得人们连呼吸都倍感艰难。
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许多学生运动已无法光明正大地举行,只能转入地下,在隐秘之处悄然开展。
这一年,全国的革命形势如烈火般熊熊高涨。在全国反奉运动背景的影响下,奉天的学生们在思想层面受到了极为强烈的冲击。
不过作为东北王的张大帅倒是在年底频频有好事发生。
奉天尽管尚未爆发大规模的公开学生运动,但反奉、反日的思想已然在学生群体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学生们围绕着推翻军阀统治这一目标,进行了诸多秘密的集会与热烈的讨论。
只是,学生们满腔的热血与冲动,往往容易让他们在行动中欠缺周全的考虑。很多时候,这种热血与冲动必然会给他们招来难以预料的麻烦。
寒假结束后,重返校园的陈虎敏锐地察觉到,校园里许多熟悉的身影已然消失不见,其中既有曾经一同学习的同学,也有授业的老师。
“走,虎子,吃饭去!” 汤志明热情地招呼着,他和陈虎平日里关系十分要好。
汤志明的名字是他上学时自己取的,他常说,这名字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心中的远大志向 —— 学业有成,拯救中国。
陈虎对他的这份抱负打心底里佩服,而且汤志明在一众同学中,是少有的沉着冷静之人。
“行啊,今天我做东,咱出去搓一顿好的!” 陈虎一听,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赶忙合上书本,亲昵地搂住汤志明的脖子,便朝外走去。
到了饭馆,点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汤志明看着满桌的美食,却没有动筷子,眼神里透着狐疑,直勾勾地盯着陈虎:“你小子,今天这么大方破费,说吧,是不是有啥事儿求我?”
“我能有啥事儿呀,不就是想改善改善伙食嘛!” 陈虎一边说着,一边麻溜地给汤志明倒上酒。
“呵呵,别人不了解你,我还能不清楚你是啥样的人?别废话了,你要是不说,这饭我可不吃了啊!” 汤志明太了解陈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