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风雪很大

抬头望去,空洞内的天空始终灰蒙蒙的,无法通过天色判断时间。如果没有机械计时器,只有等到天色明显变暗,才能知道已经接近傍晚六七点了。

空洞内的世界仿佛被一层白茫茫的帷幕笼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积雪越来越厚,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埋葬。

这不是水晶球音乐盒里温馨的雪景,而是狂风裹挟着暴雪,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我跟随指示牌前行,来到一片稍微开阔的平地。周围有许多工作人员在铲雪,大部分人在这里开始穿戴装备,也有一些女性探索者前往旁边的旅店。

这些建筑并非就地取材,而是由外界运来的材料建造的。房顶异常陡峭,房檐宽大突出,墙壁厚实,连玻璃都是双层的。走近时,能听到脚下雪地的嘎吱声,感受到寒风从房檐下呼啸而过。

至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与电能相关的设备,照明用的是类似煤油灯的器具。除了空洞周围摆放的奇怪仪器,最显眼的是一座高塔,上面发出耀眼的红光,在大雪中格外醒目。

大略的看了一下,这个营地很大,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应该是营地的中心,四周有东西南北四个大进出口,两个大进出口中间夹着一个小的进出口。地图上还标记了一些红色的危险低点,是否全面我并不知道。毕竟刚刚我才拒绝了一个推销地图和住宿大姐,看来我肥羊的外表确实很吸引人。

刚才一进入空洞系统的地图便激活了,地图已经囊括了整个空洞内据点,根据地图上显示强度的红点来判断,四大出口都有一个红点,空洞中心也就是我现在所在的位置附近有两个红点。其他还有些零零散散的灰点绿点分布在地图上。 看着我周围嘈杂的人群,不是每个人都值得标记把。

根据地图标记的黑色要点,去处理好我前辈的遗体。

舍近求远的没有走最近的大口,走了东南方向的小口,一路上叫卖各式各样的结晶的人非常多,档次也很杂,还有很多空洞兽的尸体在分割处理,很有美国西部拓荒时候的感觉。

东南口虽说在地图上标记的小,实际上还是很大的,不过这里并没有什么人回来,基本上都是出去。出去的人几乎都一个样,包裹的严严实实,两手雪仗,大背包后面挂着种种工具,脸上都带着保暖口罩,可是眼中都能看到狂热!

回来的人就风格变化大多了,有的人拖着空洞兽的尸体,背包回来时都装的满满的,有的只剩空空的行囊,严重的呢,那就是少了点什么而不是带回来什么了。

离谱...这里居然还有旅行团,这个可不是什么公园类型的无害空洞,虽说是个成年人就能申请空洞通行证,可来这里都是为了讨生活,少有闲人如你们啊。

出了这里,那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了,极寒的天气,遮天蔽日的大雪容易让人迷失方向,狡猾危险的空洞兽,黄雀在后的同行,没有一个是好像与的。也少有人会发善心救你的。官方的宣传,论坛上现身说法的故事,无一不说明了空洞的危险性,这可不是在郊游。

还有一件事,有的时候我经常会反思,自己是不是有点孤僻了?上辈子就检查出过广场恐惧症,人家都是经受了打击挫折才得这种病的,我上辈子一帆风顺怎么也这样…或许是因为我总是喜欢独自一人,享受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吧,也可能是人心不能相信啊。

收回思绪,在随大流走出一段后,人群也渐渐分散开来了,有团体的抱团在一起,独行侠自己走自己的路。

我将速度放慢,等到前方和后方都渐渐没了人影后,才调转方向,朝着系统给出的坐标前进。路线已经由系统规划好了,真是贴心的系统娘!

现在,我撑好特别的雪杖,保持平衡,减轻腿部负担。小步慢走,减少滑倒和扭伤的风险;控制节奏,保持稳定的步伐和呼吸,避免过度疲劳。

茫茫雪原上,只有一些针叶松和白桦树,视线中看不见任何人影,耳边只有呼啸的风声,眼前的景色不断重复。

我缓缓沿着系统规划的路线前进。这片雪原让我想起了《智取威虎山》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我不仅想活着,还想将唯物主义的世界活成唯心主义的世界。

我步行了快两个小时,已经是感觉到了疲惫,便找了一棵异常粗大的白桦树靠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