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张居正才能让本已弊端重重的大明最后亮起了一片闪耀的光。
王安石和赵顼偏偏漏了整顿吏治这一步。
如果他们没有漏这一步,就是另一个结果了,这是不少历史学者的共识。
可是真的是王安石和赵顼想不到这一步?
就算他们想到了,以朝中士大夫的盘根错节, 做得到整顿吏治吗?
士大夫都可以和天子共治天下了,如何去整顿他们。
“大宋整顿吏治那么难,就是殿下您这一朝埋下的祸根。”
“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嘛。”寇准有些气哼哼地说。
他都觉得离谱。
他知道自己将来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事实上的宰相,他自然希望自己的权势可以再大一些。
可听刘娥说大宋将来的皇帝那么深程度地受制于士大夫,就连已经做到了利国的变法,士大夫团体主张取消,皇帝也不得不取消,就觉得离谱。
赵恒脸红不敢说话,祸根就是他埋下的。
“殿下您也不用那么自责,历史上那个昏君和您还是不一样的。
您也亲自提拔了不少武将,您只是没坚持。
简言之大宋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之前五代十国,武将作大,导致战乱不止,政权更迭频繁,民不聊生。
到了大宋,就打压武将,极力提升士大夫的地位,以至于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只需要做好平衡,不能让任何一方做大就好。
从殿下您这一代开始,一切还有机会。
历史上您提拔起来的那些武将,不少也都是很有作为的,只是后来被您自己打压了罢了。
这一次,您不打压他们便好。
武将做大要不得,文臣做大也要不得。”
赵恒重重点头。
刘娥点开了第二篇笔记。
《如何将赵恒培养成一个暴君和明君》
这篇笔记不是刘娥一个人写的,是在嬴稷和刘据的帮助下一起写的。
刘娥虽然一直在跟赵恒给她找的老师学习,却也还没有达到政治家的思想高度,她也不敢一个人给赵恒提建议。
“殿下,历史上的您,后来确实是成为了一个昏君。”刘娥依旧不给赵恒面子,再次提这件事。
她说的也是事实,必须反复提,才可以更大力度制止赵恒变昏。
“可是暴君不一定是昏君。
有时候昏君对国家的伤害,比暴君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