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搬山酒和担山酒

再过几天就要春耕了,乡亲们动作很快,仅仅四天半的时间,李永生家的东屋和南屋起来了,南屋还按照李永生的要求垒了灶台和一些奇怪的设施。

还差三天到四月的交易日了,米酒和小麦酒都已经酿好了,粮食各五十斤,小麦出原酒二十八斤,糯米出米酒三十二斤,李永生明白,这就是这个时代喝的烧酒,二十多度到三十度。

关键还是要蒸馏,工具非常简朴,密封的罐子,弯曲的竹管,自己烧制的木炭,虽然看过方法,但不代表上手就会,六十斤原酒,足足蒸馏了一天一夜,前期李永生和大牛忙活,后来见母亲和婶婶学会了,直接把工艺交给了她们。

成品出来了,小麦制作的高度酒十七斤半,糯米制作的高度酒十九斤,装了两个大坛子和两个小坛子,十斤装的两坛子是给谢品强准备的,五斤装的两坛子准备孝敬下王员外。

装好坛子封好泥封,李永生亲自贴上自己书写的红纸,小麦制作的叫担山酒,糯米制作的叫搬山酒。

交易时间还差两天,李永生和大牛推着车子,带着两坛子五斤的酒和一小坛子二斤的搬山酒出发了,酿酒还要继续,虽然买别家的也可以蒸馏,李永生并没有那个打算,慢慢来,步子太大了并不好,现在连自保之力都没有,赚钱赚多了不是个好事。

先带着大牛找到了秦黄两个官差,拿了大牛家的房契,自己家的也带来改了,很简单,等两人送出门后,李永生解下了一坛子二斤装的搬山酒。

“劳苦两位大人,自家刚酿的,喝着呛得厉害,我就偷喝了两口,睡了一天一夜,还请两位叔叔大人不要嫌弃”。

“还真让你鼓捣出来了啊”!

姓秦的看的是怀里的小坛子,姓黄的看的是车子上的两个大坛子。

“永生小兄弟,拿好房契早点回家,晚上我们两个就尝尝”。

“嗯嗯,还给王员外带了一点,送完就回家”。

一个说的清楚,一个答的明白,两人心照不宣。

姓秦的迫不及待的要开封尝尝,被姓黄的一巴掌拍在了头上,赶紧装作若无其事的看着李永生两人离开。

“黄大哥,不对啊!那不是~”?

“没什么不对,去那里就对了,这酒肯定不错,今晚我们有口福了”。

王员外不在家,李管家收下了酒,掏钱的时候被李永生拒绝了。

“李伯伯,我自己酿的,酒很烈,员外爷要是

再过几天就要春耕了,乡亲们动作很快,仅仅四天半的时间,李永生家的东屋和南屋起来了,南屋还按照李永生的要求垒了灶台和一些奇怪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