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曲线救村

“二叔这个人太倔,谁说也不顶用。他是老革命,村里不听他的还不行。”老墩叔有些不满的说。

这话他们这些晚辈可不敢当着二爷面说,也就是在背后发发牢骚而已。

“我倒有个主意,可以让他无法拒绝。”白慕霄突发奇想。

“哦,说说看。”吕首长来了兴趣。

“我说了怕秦副旅长不高兴。”

“会吗?”吕首长转头看向他身后的秦副旅长。

“报告吕爷爷保证不会。”

“就是嘛,童言无忌,说吧。”

自己怎么在您老眼中就一下变回童年了呢。

“我家在市里住,附近有个工兵营,他们每次训练都得拉着部队的笨重装备跑到山里边来。我觉得这有点劳民伤财,那何不把部队搬到这里呢?”

“搬到这里对村子有什么帮助?”吕首长不解的问。

“他们是工兵营,那就把县城通到村里的路修了,这不正好是训练吗?”

“这个建议好。”

“如果工兵营的营房搬到这里,他们的吃喝拉撒就都可以在周围几个村采购了。那这一带的老区百姓就多少能挣点零花钱用来改善生活了吧。”

“没想到呀你这小家伙很有眼光嘛。小秦马上安排下去。”

“吕爷爷这个是地方的工作,我们部队喧宾夺主的介入怕是不妥吧?”

秦副旅长可不想让自己的部下来这穷山沟干这个与训练科目毫不相干的事情。

“小秦呀,我们当年之所以能迎来一个全新的共和国就是仰仗着军民一家。如果大家都分的那么清,我们还是人民的子弟兵吗?”老首长虽然语气很和蔼,但用词却很重。

“吕爷爷教导的是。我们尽快与当地政府沟通。”这可是跟他爷爷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他可不敢忤逆。

“我听说当年卸甲村是一个上千人的大村子,为了支持八路军,全村人所剩无几,这么多年过去也不过发展到四五百人。”

“是呀,我们的老百姓是最善良、最坚毅的。他们为了新中国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都快五十年了他们还生活在贫困线下,我们这些人心里有愧呀!”老首长说着,眼睛竟有些湿润。

“也许我可以帮助一下他们。”这时候那位日本老人突然插嘴说。

“哦,你想在这里投资?”

“对呀,这里毕竟也算是我的第二个故乡。这里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这次过来就是想为这里做些什么。”这位叫山本的老人说的很诚恳。

“小白同志你对这里很了解,看看山本先生做些什么产业合适呀?”老首长拉着白慕霄的手问。

“对,白桑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给我提提建议。挣不挣钱无所谓,我的产业很多,赔一两个项目就算是我回报这片土地吧。”

“山本先生您这句话我就不太赞成了。你的企业只有盈利,才能长久,这里的老百姓才能持续的过上幸福生活。”

“哈哈哈,白桑考虑的久远。好,你看看什么行业能够长久?”

“有两个产业可以考虑。一个是短期见效的,把这山里的草药出口到日本去。很快就会让当地的百姓富裕起来。这里盛产二花、连翘、山楂、黄芩、柴胡、血参、沙参、苦参、甘草、防风、远志、地黄、瓜蒌、半夏、大黄、苍术、桔梗、茜草、葛根,品种非常丰富。你们日本人

“二叔这个人太倔,谁说也不顶用。他是老革命,村里不听他的还不行。”老墩叔有些不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