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菜就多练

今天讲的是预判心理反应对于审讯工作的意义。

就陈海、陆亦可那样当面锣对面鼓的问,没有切实证据的情况下能问出来什么事儿?

白二亮的小示身手,当场展示对陈海的审讯,要不是白二亮停的快,陈海差点一咕噜说出来点不该说的。

白二亮只是平静的告诫道:“保密原则要加强啊。”

来趟公安局,直接变成了光屁股拉磨——转圈儿丢人。

陈文旭端坐在办公室,高海鹏已经把茉莉花茶泡好了。

点上根烟开始忙正事儿,日常文件该签署签署,该转办转办。

从小见到大的东西,对陈文旭没有任何难度,顺手而为的事情。

这就是有家庭积累和没积累的区别之一,很多他们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于普通人得学很久,还不一定会!

文件种类:布告、通告、公告、通报、通知、报告、请示、函、决定、决议、令、指令、指示……

文件结束的:主送、抄送单位,顺序错了或者少一家都是事儿,这个别说学汉语言文学,学什么课程里都没有这一项。

待人接物、紧急事情处理、什么事儿该什么单位去办,该谁去负责。

这些普通人进去没十年时间沉淀,搞不明白这些,甚至很多体制内待一辈子都不懂。

跟别人学?有自家长辈言传身教十几几十年来的实在?

二代对这些不说精通,看都看会了个大概,再加上人家和普通人不一样。

李达康要修路,得筹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瑞龙去当县长,上级拨款天天修路都不一定用得完。

大型重点项目落地就往辖区落。

新政策试点也会优先在他的辖区试行!

普通人出身的拿什么比?

专业学识起点比不过,发展经济更比不过。

让陈文旭做京州市委书记,去送婚礼请柬都能顺道要几十上百亿的资金,光明峰项目还会缺钱?还会停滞不前?

万事钱打头,有钱谁不会搞建设?

还有央企新的重点项目,往京州划拉几个也不难。

缺资源和资源不大的投资商多了,就大少登门拜访要投资,就那张脸值多少投资,投资商自己看着办。

至于优惠政策?哪有优惠政策!爱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