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晌午,游街的表演队都休息了,拥挤的人潮这才跟着散去。
“再庆,二丫儿,柱子哥带你们下馆子咋样?”
许是家里就自己一个儿,赵铁柱顶稀罕小孩,眼瞅着该吃晌午饭了,立马逗脖子上驮着的俩小的。
“下馆子,下馆子!”
“娘,柱子哥要带俺们下馆子,你也跟着一块去吧。”
在赵铁柱脖子上骑了一上午的张再庆光顾着高兴,实际上他也不知道下馆子都能吃到啥好玩意,就觉得柱子哥带他去,肯定差不了。
二丫儿张芳芳就不一样了,先说动家里最抠的李秀芝再说。
“我可不去,那老贵了,糟践钱。”
李秀芝脸上挂着笑,故意逗二丫儿。
要说以前,娘几个连看花灯都是奢望。
没旁的说法,就是穷,一来一回两天的时间,单单干粮都是头疼事。
别说有张栓柱拦着,他不拦,李秀芝也不敢带孩子们出来看花灯。
家里拢共就那点粮食,看完花灯回去了,全家都得饿着肚子苦熬,再饿死一个两个的,不划算。
可眼下不一样了,别说干粮,就是真下馆子,李秀芝也不虚。
有钱了,腰杆子自然就挺直了。
听到娘嫌下馆子贵,二丫儿张芳芳跟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那成吧,娘你在外头等着,俺们吃完了就出来。”
“你个小没良心儿的,合着你们下馆子吃香喝辣,就让我站街上挨饿啊!”
“你自己个儿不愿去的,可不怨俺们,哈哈哈!”
一家子嘻嘻哈哈,最后赵铁柱给领着去了国营饭店。
别看外头街上全是人,可这国营饭店里头人还真不多。
即便有来看花灯没带干粮的,大多也都是买点大馒头,不在里头多带,就这,对于好些人来说,都算是奢侈行为了。
毕竟这年月,哪怕能吃饱饭呢,乡下农户也舍不得顿顿白面,条件本身也不允许,平日里整顿三合面就算是改善生活给家里老小补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