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罚之下,军纪严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赏罚之事,侯爷应该重新确立。”
“你是说,赏罚之事?”
永安侯和虞书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许平安则是忍不住心中腹诽
‘这大晋朝的军事理论到底有多落后。
战前必须明确赏罚,这都不懂吗?’
其实大晋兵户,日常训练中也是有军律和赏罚制度的。
比如之前许平安的得到的【赏户】,继承了莫淮山在军堡内的所有家产。
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永安侯的黑曜军同样有自己军纪和赏罚制度。
但兵户与永安侯的亲兵黑曜军,双方军纪律差别极大。
一支军队当中,若是赏罚军律不同,定会给大军指挥埋下巨大的隐患。
若是杀敌一人,黑曜军奖励十两白银,瑞阳府兵户奖励五两白银,延庆府只奖励三两。
不患寡而患不均。
定然会造成兵户们心生不满。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军心涣散。
为了防止这种隐患,许平安继续道:
“启禀侯爷,我大晋三万五千大军,是黑曜军与大晋四州府兵户成军。”
“据卑职所知,各地兵户军律因地制宜,多有变通,各不相同。”
“黑曜军与各地兵户,金鼓旗号的指挥也多有差异。”
“这一旦交战,中军旗鼓四府兵户若是看不懂,恐会留有祸端。”
“为确保大军指挥通达,侯爷在战前,可先统一军律和金鼓旗号。”
许平安说的条条在理,永安侯不住的频频点头。
作为一名年轻统帅,他的战阵经验其实并不算丰富。
虽然虞家老侯爷常年征战,是大晋名将,但还没来得及将兵法韬略传承下去,就撒手人寰。
所以这位年轻的永安侯,也只能算是粗通军略。
而朝廷派他来北疆御敌,更是存着消耗黑曜军,打压虞家的目的。
几件事情凑到一起,让现在的大晋军,指挥混乱,号令不通。
经过许平安的点拨,虞卿也认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他微微沉吟片刻,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求教道:
“许校尉,那你说,这军律该如何制定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