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袁公路大汉之忠良,正得发邪

“陛下,今穷途末路,号呼靡及,匈奴未必不可为大汉之忠良也。”

天子虽觉古怪,还是颔首称是,“董卿所言有理!”

这边刚给匈奴人发诏,那边杨奉又举荐,“左近有白波渠帅韩暹、胡才、李乐等人,啸聚一方,陛下请遣使诏之。”

若说匈奴人,天子还只是心存疑虑,此刻却是真感茫然无措,他皱眉谓杨奉曰:

“杨卿,朕闻白波贼众,黄巾之余孽耳,他们也是大汉忠良?这...这不妥吧?”

“哎呀,陛下!”

杨奉扼腕顿足,“此诚危机存亡之际,饮鸩尚能止渴,何况黄巾乎?”

天子:“......”

帝沉默叹息,无奈允之。

不久,李、郭二人率大军掩杀而来,杨奉、董承抵挡不住,所幸此时又有匈奴右贤王去卑并白波渠帅韩暹、胡才、李乐赶来救驾。

众人合力虽亦不敌李傕、郭汜,到底犹有一战之能,遂一路相救,一路逃亡,往洛阳奔命。

是日,李、郭暂退,天子遂赏来援之匈奴人,又将参与过黄巾之乱的韩暹拜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委以重任。

因其等兵马在手,故此黄巾贼三人,便与杨奉、董承共掌朝政。

于是韩暹、胡才、李乐专权,百官稍有触犯,竟于帝前殴骂。

其又故意送浊酒粗食予天子,更联名保奏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亲信,为校尉、御史等官,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刘繇裹挟其中,怎么也不会想到,身为汉室宗亲,有朝一日,他竟于天子驾前遭黄巾贼殴打辱骂。

奇耻大辱,岂能不报?由是则心中更为迫切,只觉对比之下,袁术这等大汉忠良,正得发邪。

“袁公何来迟也?”

......

与此同时,曹操于兖州离得最近,骤闻天使将至,忙率众出迎。

但见一黄门郎,面黄肌瘦,褴褛步行,得见有人相迎,忙问:

“来者可是兖州刺史曹公?”

曹操称是,黄门郎如见亲人,涕泪横流,告之李、郭乱政,天子出逃长安等诸事,又传天子诏,泣首曰:

“朕遭逢乱世,逆臣李傕、郭汜祸乱朝纲,欺君罔上,以致宗庙蒙尘,社稷将倾。

今暂脱虎口,就入狼穴,才离狼穴,又至魔窟,群狼环伺,满目国贼,内外交困,危在旦夕。

纵观天下,唯兖州刺史曹操,乃汉室柱石,望速整甲士,星夜兼程,救朕于危难,扶社稷之倒悬。

候卿甚矣,勿负朕望!”

闻听此诏,得知天子近况,群臣皆有不忍,无不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