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官吏同时上书弹劾外察主办官,立刻让弘治皇帝重视起来。
当他在拿起名单去查阅,果真发现南直官吏和浙江官吏收到牵连最少!这怎能不让弘治皇帝起疑心。
弘治皇帝暂时停下唐寅舞弊案,立刻召见内阁六部都察院等部院高官。
奉天殿内,刘健和谢迁对望一眼,尤其谢迁,现在他终于明白当初科考案爆发后,为什么刘阁老神色那么古怪。
恐怕那次刘阁老就猜测出来这场科考舞弊案,不单单只是京师内的一场暗中斗争,更多原因还是在这次外察上!
屠滽三人这次在外面做出的动静太大了,牵扯出来了太多人的利益,若是让这三人继续查下去,整个大明还不知有多少官吏会因为他们三个断送前途。
这些官吏从来都不是一个个体,地方上的官有京师的老师,有当地的同乡,有一同科考的同窗,各种关系网复杂,牵一发动全身,怎么可能任由屠滽、王鳌和洪钟在外面兴风作浪?
想要按住这三人手中的刀,就不能在外面使力,所以他们将目光放在了京师!
科考舞弊案就是转移注意力的最佳条件,程敏政的分量也足够大,又加上程敏政是南直人,一旦程敏政出事,肯定会有南直同乡说情,然后再成功引到屠滽等人结党营私党同伐异上,一切顺理成章!
一切的脉络渐渐清晰,刘健和谢迁两个老狐狸此时已经心里明朗。
弘治皇帝绕过内阁首辅,问谢迁道:“谢阁老,这几布政司上书的奏疏你怎么看?”
“为何浙直的官吏很少被波及到?”
谢迁是浙江余姚人,弘治皇帝绕开刘健问谢迁,必定是怀疑谢迁的影响力,他是浙江最高的官,屠滽和洪钟又也是浙江人,地方弹劾两人结党营私,那他们最大的结党头子不就是谢迁?
谢迁立刻拱手请罪道:“启奏皇上,微臣不知,微臣身为余姚人,自当避嫌,臣祈求致仕以证清白!”
弘治皇帝道:“朕只是让你说说看法,并未说谢阁老就同他们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