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朝会之斗

内阁首辅刘健眯着眼朝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望了一眼。

洪钟作为都察院二把手,主管都察院下面官吏政绩考核,但都察院又并非垂直管理,吏部和皇帝也参与对风宪官的考核。

避免他们因为畏惧自己上司而不敢弹劾说真话。

但无论如何,洪钟没管好自己下属这是事实。

陈玉这分明要替弘治皇帝冲锋陷阵了!

弘治皇帝深以为然点头,道:“朕此前和内阁六部商讨过,朕意封蔚王为昌平王,赐封地昌平,不知诸卿可有异议!”

轰隆隆。

雷声响起,阴沉黑暗的奉天殿外,忽然电闪雷鸣。

礼部尚书倪岳立刻出列道:“启奏皇上,此乃上天警示,请皇上三思!”

“自太祖开国后,诸藩成年后去藩地就藩以为定例,太宗后又定诸王不得于京畿之地就藩,此也为祖宗定例。”

“请皇上谨遵祖宗家法,以免酿就大错,今上天警示,请皇上深以为鉴!”

弘治皇帝眯着眼,淡淡的道:“你说祖宗成法规定过,诸王不得于京畿内就藩,朕可不可以问问你,哪一条祖宗成法,在哪一条明文中规定过?”

六部早就知晓弘治皇帝抱有封朱厚炜于昌平地为王的想法,他们这些日子也在加急翻阅史书,弘治皇帝也是如此。

可纵览了史书祖宗成发,并没有在任何帝王口中听到过一次类似这种说法。

但在永乐十四年,太宗发配汉王朱高煦乐安州后,曾对群臣说过一句话,‘诸藩成年后不得在京就藩’等字样。

十五年,太宗又谓左右曰‘汝臣当以汉王为诫,凡后世皇帝欲使嗣就藩于京,当劝勉。’

十八年,太宗身体有疾,叹曰‘藩王宜离京就藩’。

礼部尚书倪岳便抓住永乐十四年到十八年这些太宗祖训开口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