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外,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也需要调整,但怎么调整还需要好好思索。不过很快一封兵部的奏疏引起了弘治皇帝的注意。
这一日,弘治皇帝都在乾清宫安静的思索着朝廷重要权力机构的领导班子调整事宜。
……
八月份的第二场朝会将会在中秋前一天举办,距离中秋还有半个月时间,时间还很多。
在今日朝会结束后,内阁内众人齐聚,只是此时却已经少了礼部尚书倪岳,不免让气氛变得有些沉默。
李东阳打破了这份沉寂,沉声开口道:“诸位,皇上已然铁了心要封蔚王就藩于昌平,吾等若在争执下去,恐会伤害根本。”
“不如……就此作罢。”
刘健惊愕的看了一眼李东阳,开口道:“吾等身为人臣,自当替皇上替朝廷防微杜渐,吾等责无旁贷。”
“现在蔚王年纪尚幼,兴许还看不出危害,可未来呢?”
“蔚王越是优秀,越有可能生出异心,此事吾等不能不防,也不能给蔚王任何希望存在!”
“如若不然,将来必会酿成惨祸。”
次辅谢迁也道:“宾之若怕丢失官位,大可现在退去。”
李东阳叹口气,淡淡的道:“老夫不是这个意思。”
刘健压了压手,作为两朝元老,他有责任给大明留下一名能力出众的人执掌内阁。
这场斗争最终会怎么收场,没有人会知道。
“宾之,你勿要在参与此事。”
李东阳忙不迭道:“阁老,我不惧。”
刘健摇摇头:“我知晓宾之,但内阁需要留下火种,若是吾等出事,宾之还需费心掌控大明朝这条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