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儿子张兰博终于想娶媳妇了,但对方要三电一摩,这可难死他了。
但儿子都30岁了,好不容易想结婚,他就是砸锅卖铁都得凑齐。
“你想要?回头我再搞一抬,这是给娘看的。”张宝胜清晰就感觉到了大哥的渴望。
张宝忠清醒了过来,暗恨的拍了下自己的后脑勺,竟然惦记小弟的电视机,太不应该了。
回头还是让兰博别娶了吧,对方也没诚意。
其实他也就想想而已,三电,电冰箱,电视机,电风扇,一摩就是摩托车。
要了亲命,谁家有这个家底,就算有也不给啊,有这么多钱可以娶100个媳妇了。
有了电视机当然要看了。
不过张宝胜还是远远低估了电视机的吸引力,整个院子的人好像活过来一样,一个个都冒了出来,围在门口偷看。
“要不放外面一起看?”张宝胜觉得关上门自己看也不大好。
毕竟几十年的邻里了,有些时候做人就是这么难。
随着年纪的增长,也多了很多无奈的妥协。
“也好,我去跟他们说。”李秀英来到外面,把所有人叫出来,“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电视,今天是第一天,所以今天大家一起看,不过以后要逢年过节才能搬出来看了,老是搬来搬去不安全。”
“李奶奶说的对,咱们不能理所当然的占便宜。”
“看完努力赚钱,以后家家户户都会有的。”高树贵拄着拐杖也出来打圆场。
电视机搬出去后,家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也能安静吃饭。
“来,乖孙多吃点。”李秀英开始给张仁义夹菜。
是真的各种夹菜,饭碗都堆不下了。
张宝胜才不眼红,有饭吃就多吃点。
“家里孩子们怎么都没看到?”
李秀英叹了口气,开始唠叨:“哎……这几个孩子各有各的想法,兰英和高广志两人去下面市里去上班了,兰花去南方进货,说是要卖什么衣服手表的,兰博比较乖,现在已经做到刑警队大队长了,整天待在昌平那边公干,就是……”
“咳咳……也就兰博能让我省点心。”张宝忠咳嗽一声打断了李秀英的话,然后反问道,“小弟你这次回来打算干点什么?”
“我打算也做点小生意,比如开个饭店什么的。”张宝胜想到这个时候还不能搞大规模的企业。
雇佣人数也不能超过8人,这都问题,最理想的大搞特高时间其实应该在88年以后,或者92年。
“饭店?”
所有人面面相觑,张宝胜的厨艺是有目共睹的,开饭店那不是百分百亏本的买卖嘛。
就连李秀英也忍不住劝道:“要不再考虑考虑?我觉得去进点货,先试试水比较好。”
她不知道张宝胜有多少钱,但肯定不会很多,香江吃饭贵,住房贵,交通贵,衣服贵,什么都贵,哪里存的下钱。
甚至李秀英觉得张宝胜一家回来,那是因为在香江混不下去了。
“是啊,小弟,要不先做点小吃。”张宝忠显然也是一样的想法。
“我倒觉得可以开,只要招一个好厨子,位置选的好,生意就能做起来。”
大嫂魏胜男抿了抿茶水,慢悠悠的继续说道,“我在街道办上班,店面方面我可以帮忙。”
“媳妇,你……”张宝忠有点不理解,这日子过的不是好好的,干嘛要作呢。
“我是为了咱家考虑,我们年纪也大,总的为孩子们考虑吧,他们怎么做咱不管,但如果我们自己有钱,那不是能给孩子们兜底。”魏胜男瞪了一眼自己丈夫,她男人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这些年也做到了丈夫的责任,她很满意。
但是时代在变,现在不进步,以后孩子们肯定会怪他们。
也许是平台的原因,魏胜男看的远,她觉得以后养孩子可不是说一双筷子就可以了,得为后辈们铺好路才行。
“大嫂说的好,为人父母,则为之计深远,大哥你应该支持我的,大不了我开个小店试试看,能做起来就做,做不起来就当积累经验了。”张宝胜有点诧异的看了眼大嫂,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