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不分的老赵又开始过起了按部就班的日子。一天三顿饭,只要天气晴朗,就带外孙去外面透风,孩子不是圈着养的不是?
带着孩子在外面放风的人不少,比一年前还要多些,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而且,姥姥姥爷居多。
一年前,老赵就常和这些人在一起,偶然也聊上几句,大多数时候是回应别人的问讯,倒不是老赵矜持,而是还不习惯他们家长里短的聊天方式。
也不是老赵有意摸别人的底细,但所有的话都是从孩子开始的:“多大了?谁家的呀?”得,三两句就明确了对方的身份。
缘由也千奇百怪:“自家的姑娘不帮咋办?”
“女婿是外地人,远呢。”
“姑娘领回家一放就走,你说咋办?”
……
也不全是,至少百分之六七十。
也有爷爷奶奶带的。去年走的时候,那个老马才抱着孙子来转,五六个月的样子。得,才一年,二胎又来了,四个多月,粉嘟嘟的,躺在婴儿车儿,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四处乱看。
老马俩口子是水泥厂的职工,几经改制,先是分流下岗,后是提前退休。老马原来还帮着儿子开店,两个孙子一生,就全扑在孙子身上了。每天上午,老马用背兜背上老大,婴儿车推上老二就出门了,老婆子在家收拾完屋子,随后再来,老马再去买菜做饭,下午也是,天天如是。
老赵和老马俩口子聊的多:儿媳妇是独生女,没了母亲,且父亲还多病,按老马的说法,一点忙都帮不上。可后来老马老婆说的却是另一个版本:亲家公有病是真,但更主要的是嗜赌爱耍。老婆去世前,家境还行,结果突发疾病,耗光了家财,亲家公就有些没了盼头,喝酒,赌博,还找个老伴,试了几个月,老伴没领上,又让骗了贷款。
至于真假,无从考证,老赵也不八卦,人家就是那么一说,自己姑且一听。闲聊吗,打发时间而己。但老马那个亲家公老赵见过,的确是有些萎靡。
这天却有些特别,老马一个人带着两个孙子,平时脾气甚好的老马也有些急燥,大孙子乱跑,不再是柔声轻唤,而是大声叫喊。
“这是乍了?”老赵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