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会让他们把制作纸张时所用各项材料的使用配比写下来,做成图,日后再要取用,就方便多了。”
嬴政满意的点点头,夸赞了李斯两句的同时,还不忘指着这份实验报告道。
“有爱卿在,朕可高枕无忧矣,不过也不能懈怠了,除了这些图形,朕觉得这份报告的形式也十分新颖,完全可以作为臣子上奏的模板,爱卿也研究研究,该如何改良才是。”
……
不只是秦始皇,天幕下任何一个有才的帝王,都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份报告的重量。
刘邦刘恒、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等等。
其中,反应最大的就是朱元璋。
身为华夏数千年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帝王,他在得势之后虽然不曾有一刻停止过学习,但文学素养什么的,比起其他帝王,多少还差了些。
每次看奏折的时候,那些过于华丽隐晦的词藻,总是让他有些头疼。
但眼前这份实验报告一出,一切一目了然,就连他不懂实验,都能看出很多数据是什么作用,这不正是他所需要的奏折形式吗?
“好,不错,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报告,大小事情一目了然,不想你们,问个好都要拽上七八个典故,生怕咱不知道你们学问好一样。”
“从今天起,本朝的奏折一律按照天幕上报告的形式来,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目的,要做什么,都直截了当,分门别类的写出来,就用最简单的大白话。”
“谁要是再咬文嚼字,啰里八嗦,浪费咱批阅奏章的时间,可别怪咱不客气了。”
……
不过,这份报告,对各朝的影响还是次要的,顶多是优化了一下奏折的书写形式,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文字阅读。
而对于那个百废待兴,开创未来的新国度来说。
这份报告的意义就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