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样说的话,这份心理测试卷应该在5天后才发下来啊?”

阮莹也感到有些奇怪。

教学大纲里说的确实是用心理测试代替期中考。而整个副本是三十天,期中考试理论上来说应该在十五天前后开启,怎么都不会是现在来考啊。

“我也不知道。”

“是啊,怎么忽然就提早让我们做测试了呢?不会是卷子上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吧?”

听他这样一说,大家也都有点惴惴不安起来。

然而拿到试卷以后,他们发现这确实只是一份普通的心理测试卷。

阮莹也就稍稍放下心来。

只是不知为何她看着试卷上的题目,总觉得十分眼熟,似乎每一道题她都见过不下三遍。

更为神奇的是,这些题目和选项背后所对应的心理健康状况,她都能一字不落的背下来。比如哪道题是测试抑郁症的,哪道题是测试焦虑症的,哪个选项对应轻度还是重度症状,她只需要扫一眼便全都能知道。

这样的话,她应该怎么填呢?

由于把一切都记得太过于清楚,阮莹很难得到独属于自己的客观答案。

就比如看见[你是不是经常会没有原因的想哭]时,她脑海中蹦出的不是自己想不想哭,而是这个现象是抑郁症的征兆,以及后续应该配什么药,怎么治疗之类的。

她尝试着举起笔,但是最终只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学号。

算了吧,阮莹看了一会儿,便打算放弃了。

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她应该是永远都没有办法得到自己内心的答案的。

她就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填写,把这份表格中所呈现出的心理状态调节到她理想中的模样——也就是说,她像给出一份心理健康的人所回答出的答案。

至于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