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总之,一名卡摩尔女性平民需要养活自己外加一、两个小孩的话,那么她一个月里除了睡觉和抽空照顾孩子,其余的时间都必须坐在向织户工会租用的家用纺织机前。

没错儿……织户们这可怜巴巴的血汗钱,还要在织户工会那里过一手,要不怎么杨秋对那帮工会家族完全不带客气的呢。

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这些不到十岁就得开始学习纺织的女性平民,到了四十岁眼睛还能正常视物的,凤毛麟角……

米娅明明还能纺织、还能为家庭增加收入便被家人放弃,短暂的工作年限就是最大的原因。

年纪较大,意味着如果她嫁出去了,生了孩子,也没办法靠着自身劳动将孩子顺利养到成年,搞不好孩子还没成为下一代廉价外包劳动力前她就已经失明,变成小家庭中的累赘。

有娶亲意向的男性,必然会要求米娅家中支付大额嫁妆,至少要交出米娅成年后数年织布产出的收益以平衡自身风险;这么苛刻的把女儿嫁出去的条件,米娅的家人必须不可能接受……

对自己的命运,身为当事人的米娅倒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很小的时候,与她家不合的叔叔婶婶就经常嘲弄着她这个“只能老死在家里的赔钱货”,当她长到有了一定审美的年纪时,也明白到了自己脸上的青色斑块意味着什么。

织户工会的人上门,建议他们家把拖累其他人的累赘交出去时……在自己房间里默默织布的米娅,就隐约猜到了自己的命运。

她已经二十六岁了,不是十几岁的小姑娘了,该流的眼泪,早就流过了。

刚满十八岁,求亲的男性认为她与普通姑娘不同,没资格要求礼金时,米娅就已经哭过了。

到了二十三岁,求亲的男性默认她不值得支付结婚礼金,而是要求嫁妆时,米娅就没有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