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此地起佛国,他处下大雨

如果外人初看徐凤年,第一眼,一定是他的那双丹凤眸子,再仔细打量,除了觉得他有一副出彩皮囊,也会注意到那双略显单薄的嘴唇,难免在心中猜测这样的人,一定是性情凉薄之人。

北凉三十万边关将士,北凉寒苦参差百万户!

今天就让我这个对你们心怀愧疚的北凉王,让自己不那么愧疚一点!

徐凤年抬起手狠狠揉了揉脸,轻声道:“老黄,温华,羊皮裘老头,我很高兴这辈子能遇到你们。跟你们三个,我都不用说对不起,因为我知道你们根本就不乐意听这个。”

徐凤年低头笑了笑,“那就走一个?”

那就走着!

徐凤年吸足一口气,却始终不曾吐气,一步掠出,向那云海翻滚若隐若现的丹砂峰扑去。

徐凤年身形急坠,一脚踩在丹砂峰顶,然后弹射而起,落在了下一座峰顶后,身形再度跃起,不断向这大好山川借势一用!

伴随着山石滚走声势惊人的轰隆隆声响,已经无山可落的徐凤年张开五指,整个人撞向一抹割破长空的刺眼白虹。

幽州离境百里。

高空之中。

当徐凤年手掌跟剑尖撞击抵在一起之时,原本壮阔烟云在这一瞬间就给炸裂得彻底烟消云散。

万里无云了。

徐凤年掌心所挡这把剑,通体紫金光芒流淌,竟然长达一丈,却细如柳叶,所以这把无鞘剑,全剑皆是剑尖!

铸造于东越剑池最大却封炉将近两百年的大奉剑炉,据传大奉王朝末代皇帝曾经将一方传国玉玺丢掷炉中,故而剑炉有大奉气运留存至今。

剑炉于离阳祥符元年末悄然开炉,日夜不息,炉火之盛,十里外依稀可见,东越剑池不得为此在剑炉四方建造四栋高耸入云的镇运高楼,扶龙派练气士在楼外守候,以此隐藏剑气火光。

徐凤年被此剑一撞就瞬间撞向幽州那边一千多丈,他这一退,那就是整整两里多地!

即便是拓拔菩萨全力一击,或是邓太阿倾力一剑,甚至是王仙芝巅峰之时,也绝对不会有此威势。

徐凤年心无杂念,全身气机都疯狂汇聚向那掌心剑尖相撞的一点之上。

虽然锋锐无匹的纤细剑尖尚未刺破徐凤年的手心罡气,但是徐凤年心知肚明,只要开一个口子,哪怕这口子再微不足道,也极有可能兵败如山倒。

一鼓作气从东越剑池来到这河州上空的无名长剑,在剑势出现忽略不计的那丝凝滞后,如有人性灵气,震怒之后,气势不减反增,剑气纷乱萦绕,照映得徐凤年满身紫金气,那些森寒剑光已凝实质,鞭打在徐凤年身上,也有罡气流泻的长袍出现一阵阵波纹。

此剑掠过东越道,广陵道,江南道,淮南道。

一剑光寒十九州。

此时此地,已是几近攀至颠峰,势不可

徐凤年手心死死抵住剑尖,为了减弱这一剑的恐怖冲劲,不得不双膝微屈,身体前倾。

一人一剑,在天空中拖曳出一条浓郁的烟云雾气。

过波泽峰,过紫秀峰,过老翁峰。

徐凤年的倒退身形,连过三峰。

距离幽州边境的那座剑阵不过五十里了。

徐凤年衣袍上浑身一片片生硬冰霜,自然流露体外的气机显然已经不足以震散那股狂乱剑意。

当徐凤年眼角余光瞥见神女峰,终于吐出那一口气。

剑尖瞬间刺入手心!

鲜血绽放。

徐凤年干脆以剑尖作为支点,身体彻底前倾,姿势像是在用一手推山,力撼昆仑。

过神女峰,甲子峰,丹砂峰。

又过三山。

剑尖已经完全刺破徐凤年的手心,微微透出手背!

徐凤年面无表情,伸出左手叠放在右手手背上。

徐凤年体内气机流转一瞬八百里,汹涌如广陵江一线大潮。

两只手掌,一横一竖。

叠雷!

但是短短三里路程,剑尖仍是一点一点从徐凤年左手背上露出,寸余剑尖,却有着峥嵘气象。

徐凤年一跺脚。

脚下的河州大地之上,可闻雷鸣。

任由剑尖再破背一寸。

剑势终于为之一顿。

猩红鲜血顺着徐凤年的手背流入袖管,然后很快凝结成一滩血霜。

虽然一丈长剑的前冲势头被硬生生阻滞,但并不意味着此剑的气势就已经开始由盛转衰。

几乎徐凤年每退一里,剑尖就要从徐凤年第二只手的手背多透出半寸。

距离幽州边境不过二十里。

长剑开始在此划出一个弧度轨迹,剑尖微微朝下,向幽州大地坠去。

徐凤年前倾身形则渐渐站直。

近乡情怯,游子正衣襟。

而那把丈剑的剑尖因此而触及徐凤年的右边胸口。

只差丝毫,就要刺入。

徐凤年身后那座二十多柄万飞剑,同时嗡嗡作响,汇聚后如沙场大鼓擂动,响彻云霄。

七窍流血?

徐凤年此时根本已经是浑身浴血。

尤其是没有长袍遮掩的那张脸庞,不断有丝丝鲜血渗出,不等无处不在的细密剑气荡净,就会有新鲜血液淌出。

十里。

那把长剑已经贯胸而过。

徐凤年从头到尾都保持双掌抵剑的姿势。

他低头看了眼那剑,鲜血阻碍眼帘,所以视线有些模糊。

徐凤年扯了扯嘴角,轻轻吐出一口血水,吐在这把剑上。

老子不好受,你不一样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