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惊讶

诸天福运 我叫排云掌 1060 字 2022-09-19

日行三百里对于能够凝聚军气的强军精锐算不得什么,可再加上后勤辎重人马的话就不同了。

很显然,江夏军不仅主力精锐训练有素,就是后勤辎重人马都相当了不得。

诸葛亮看重的,则是那些表现平平,却是没有出现差错的寻常将校。

名将固然耀眼,可表现平平却循规蹈矩不出错的将校,却是军中基石。

他就有些想不明白,江夏那边没有什么战事,就是赤壁之战与江夏军都没什么关系,江夏方面是如何培养出这么多合格将校的?

这时代,可没什么军校一说,军中的统兵手段,以及一些比较有技术性的知识,都被各级将校当做传家宝,根本就不会主动传授,这也导致许多军中知识很容易断层。

许多时候,开国之时往往都是国家军事力量最为鼎盛时期。

因为经历了太多战乱,导致战事频繁,同时也通过战乱培养出了许多的名将和将才。

可等这些名将和将才老去,王朝军队往往就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

所以,有时候看一只军队是否精锐,只要看他们究竟参与了多少战事,就能基本猜测出来。

为何说东汉时期的三大边塞骑兵军团,乃是朝廷手里最为犀利的力量呢,道理就是如此。

不仅是骑兵的缘故,还有他们时常和塞外异族大打出手,征战的次数和烈度实在太多也太强,硬生生依靠血和火锤炼出来的。

只是可惜,随着白马将军和温侯的相继去世,当年驰骋天下的白马义从以及并州狼骑已经分崩离析。

最后残留的两州铁骑,也在不断的内耗和征战中损失惨重,早已不复当年威震西凉的雄厚战力了。

江夏军轻取荆南四郡一战,诸葛亮看出了不少东西。

最关键的是,江夏军表现出来的‘专业化’,还有将校的军事素质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毕竟,江夏军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战争洗礼,也没有经历连番战事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