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零三章 改变的历史(三)

而因此形成的一整条产业链,包括原料收集,生产,运输还有减缓污染等等一系列环节,养活了数以十万计的工人,就算水泥有再多危害,此时除了大将军谁都没胆子喊停!

不过大量使用水泥很快就见到了效果,主要的州郡官道变得更加宽敞平整,无论走路还是走车的速度都有提升,而且对鞋子和车轮的损耗也没以往那般大。

还有大型河流水利工程,像是堤坝和蓄水坝之类的玩意,比起以往可是要坚固无数倍,也已经经过了河水泛滥时的冲刷考验。

不仅如此,农田水利工程用上了水泥后,也基本摆脱每隔几年就得整修一番的麻烦。

可以说,水泥的出现,对大将军府治下八州的方方面面,都有极大促进。作为民部尚书,荀或对此深有感触。

只是,很奇怪的是大将军府把水泥用在很多方面,每每规划设计都相当不错,不仅应用于当下,就连以后可能出现的变动都考虑到了。

可是在最重要的城墙修缮方面,大将军却是吝啬之极,甚至连一丁点份额都舍不得分出,这就让荀或等人十分不解了。

“城墙有什么用,看起来高大坚固,却是经不起一流高手的连番轰击!”

大将军的回答也是叫人无言反驳:“再说了,眼看着涌入城市定居的百姓数量越来越多,以前所谓的大城市都有些不堪重负,以后少不得要将城市的规模向外扩张,难道连城墙也一起扩张么?”

“这样的工程量太过浩大,以眼下大将军府的财政实力,也就雒阳和各州守府之城能够做到,没什么太大意思!”

“等过不了几年,可能城池的范围又得继续扩张,到时候新修建好不久的城墙,是不是又该扩建了?”

“有钱也不是这么糟蹋的,我倒是宁可不要城墙这样的玩意,也不想以后把大笔银钱都浪费在不断扩建的城墙之上!”

“别说什么城墙重要之类的屁话,眼下除了边境城市之外,八州腹地的环境再平和安宁不过,要是哪地官府对管好地方治安没有信心,那就直接换有能为的上,大将军府现在的人才可不少!”

想起大将军的某些古怪念头,给他感觉很是荒谬不可思议,可细细思来却又不乏道理,最后往往都是大一干属官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好在大将军行事没有太过荒唐,或者说没什么荒唐可言,有些举动可能叫人看不太懂,可时间一长就慢慢看出味道来了。

果然不愧是文武全才的大将军,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将中原之地,在短短十几年时间,治理得蒸蒸日上远超秦汉。

有时候想想,就是所谓的三皇五帝治世,也比不上眼下中原之地的繁华气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