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大隐隐于市

诸天武命 我叫排云掌 2571 字 3个月前

就算那些没有能够顺利出师的学徒,转行做个药膳师傅或者土方郎中,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p>

武馆旁边,很快就建立了一所规模巨大的医馆。</p>

数十位郎中坐镇医馆,就是在郡城都没有这样的规模的意愿,而且诊断费用极低,一个病人两个铜板罢了。顿</p>

就是街边乞丐,也能看得起病!</p>

普通药材走的是薄利多销的策略,真正赚钱的是那些珍贵药材,以及替富贵人家看病疗养。</p>

这么多郎中聚在一起,就算遇到了疑难杂症,也能通过会诊的方式讨论出一个可能的治疗方案。</p>

再不行的话,不是还有吴东么?</p>

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医术自然能够迅速提升。</p>

吴东也没有太过约束的意思,若是想要自己开医馆,等在吴氏医馆坐诊两年,并且没有出过多大错漏,得到吴东允许后便可以自立门户。</p>

不知为何,吴东隐隐感觉,随着开设的医馆名声越大,自身融入此方世界的速度,似乎就越迅速?顿</p>

莫非还是气运之故?</p>

他弄不清楚,不过对于扩张医馆影响力,还是颇为积极的。</p>

比如,经常组织医馆郎中,还有学徒前往乡村进行义诊,并且教导村民百姓一些简单药草知识。</p>

一些寻常病症,也教导了他们使用最简单的方式治疗。</p>

同时还给村民们提供了卖药草的渠道,可以说功德无量了。</p>

钱塘倒是没有所谓的三皇祖师会,这里的医馆势力一般,倒是没有主动上门找茬的存在。</p>

就是不清楚吴东在钱塘江湖的地位,单单看到医馆旁边的武馆,就知晓医馆不好招惹。顿</p>

再说了,吴东教导医馆学徒时,说过的一些话也不胫而走。</p>

“平民百姓兜里本就没几个铜板,就算再榨又能榨出多少好处来?</p>

对待上门看病的平民百姓态度要好,也不要指望能赚道什么钱,还是通过大量治疗平民百姓积累医术提升医术的好!</p>

真正赚钱的,还是给富贵人家治病,随便一点珍贵药材,那都是暴利,足够维持医馆正常运转并且还有大量盈余!</p>

再说了,医者父母心,咱们很容易就能积德行善,谁知道会不会对自身,对家人有好处?</p>

举头三尺有神明,有些时候还是不要那么势利的好!”</p>

也不知道是不是听进去了,又或者觉得吴东说得有道理。顿</p>

总之,钱塘县城的医馆,大部分都和吴氏医馆采取同样的策略,变成实实在在的平民医馆。</p>

至于出师自立门户的医馆郎中,他们开医馆后,基本也是秉承了吴东的行医理念,要不很难在吴东随手建立的医馆体系中继续混迹。</p>

别的不说,起码在药材采购渠道,以及医馆的安全上面,相当有保障。</p>

吴东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究竟有多少好处。</p>

不过,听李公甫念叨,整个钱塘地域的病患,都很感激吴氏医馆,他就相当满意了。</p>

再看自身气运,竟然从原本的漆黑负数,已经达到红得耀眼的地步。</p>

也不知道这样的气运水准,放在此方世界是个什么层次?顿</p>

前不久,李公甫有些不好意思找上门,想要让自家小舅子许仙,进入吴氏医馆学医。</p>

他可是知晓,医馆学徒基本上都是捡来的孤儿。</p>

吴氏医馆刚开始只是在乡村,以及平民百姓那里有些名气,也没几个家庭园艺送自家孩子过来学医。</p>

主要是,七八岁的小孩,在乡村以及平民百姓家中,也能算是半个劳力了,现实相当残酷。</p>

当然,随着吴氏医馆的名气逐渐变大,想要送自己孩子上门学医的百姓,还有富贵人家的数量就多了起来。</p>

吴东也有大开方便之门的意思,李公甫听说后,又知晓自家小舅子在读书上没什么进益,却是想要学医这才主动上门求情,希望许仙能进入医馆当学徒。</p>

“行啊,只要他能吃得了当学徒的苦,我是没什么意见的,什么时候将你小舅子带过来让我看看,顺便给他安排一下!”顿</p>

吴东轻笑出声,很想知晓许仙的命运,会不会有什么改变……</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