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虞允文凝神静听。

王庶说的如此严肃,虞允文知他想说的绝非小事。

王庶道:“欲成大事,必争人才。今日我便要向相公举荐一人,此人才策谋略,皆算当世翘楚,而且又精于治世之法,晓进退之道。即是难得的谋士,也可为治世能臣。相公若能得他相助,无疑是如虎添翼,平得十万雄狮。”

虞允文露出狂喜之色,忙问王庶:“是何许人也,尽能得如恩师如此称赞。”

王庶一字一句,肃然道:“当今会元明州鄞县人史浩。”

听得史浩之名,虞允文神秘一笑,问道:“史浩此人我听说过,他以凌驾其他学子的优异成绩取得了会试第一。但在殿试中却没了风声,直接落选连进士也没有中一个,令人好生奇怪。”

王庶冷笑道:“史浩在殿试中不是没了风声,而是大出风头。不是直接落选,而是无人敢用。若我是此届殿试主考,新科状元非史浩莫属。”

虞允文好奇的看着王庶,他心底已经认可了史浩之才,相信史浩纵然不是新科状元进士及第。但也至少是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不可能连进士也算不上。

他心中此事必有猫腻,但不知问题所在。

因为这殿试是由赵构亲自在殿廷上对会试上榜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赵构虽非明主,但也算不得庸主,在于人才一事上还是很看重的,不然也不会提拔毫无出身的罗腾飞、岳飞了。他应该不至于错过史浩这人才吧!

王庶解释道:“官家在殿试上问上榜的贡士如何才能使得国家强大。史浩当即便说:‘首先是国君圣明,使得百姓与君王一心。其次是以能够辅助君王的贤臣为相,治理天下,使得国家富强。再次选择勇敢、智慧、严格的人为大将,统御军马,抵御外寇,开疆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