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如此浩大的声势,直让大宋所有人为之惊叹。

汴京一役,张俊的神武右军全部投降,罗腾飞让雷震、魏胜选择其中勇壮之士,编入罗家军:虽说张俊麾下尽是王八军,但毕竟有六万之众,其中也不乏骁勇之士。只是混在一群王八中,发挥不出力量而已。

杨沂中的殿前马步军更是如此,殿前马步军除了经验不足以外,战力还是相当可观的。罗腾飞将所有投降的马步军调拨给了刘锜指挥。

毕竟是兄弟,在这个时候提拔兄弟作为自己的后盾,这是理所当然之事。

何况这兄弟绝非等闲,正是一等一的领兵大将,值得重用。

如此一来,罗腾飞手中掌握的兵马有吴璘的五万吴家军,岳云、张宪所掌管的五万岳家军,韩世忠麾下的三万韩家军,刘锜麾下的二万五千八字军以及殿前马步军,最后加上扩充至十万的罗家军,共计二十五万五千之多。

如今大宋所有兵马聚集起来也不过是三十万之数,罗腾飞手中便得到了二十五万大军的支持,试问大宋,还谁与争锋?

即便是驻守各地的由赵构亲自任命的制置使,安抚使,知州有心复辟赵构,但面对罗腾飞如此声势,也无一人敢动。面对他的命令也无人不敢遵从。

罗腾飞乘着威势,开始提拔自己的亲信掌控朝堂。

董仲原被提拔为大宋宰相,这董仲原并非是罗腾飞的亲信,但也非赵构的亲信,而是介于主战与主和之间,是一位德高望重,却有不喜欢管事的老臣。

将他提拔起来是虞允文的意思,虞允文乃王佐之才,罗腾飞本意是让虞允文继任相位。但却被虞允文给拒绝了,这要完全的掌控朝堂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如今朝中不服罗腾飞的大有人在,罗腾飞已经掌控了大宋的军权,若在由他的亲信统领所有文臣,必将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虞允文有这个能力,但却没有这个威信。

罗腾飞不可能让反他的人继任相位,诸臣也不可能认同罗腾飞的亲信继承相位。而董仲原的存在正好制造一种微妙的缓和,可以让双方放心,彼此无话可说。

继任副相参知政事的人正是王庶,王庶本是枢密使,上升一阶,担任副相,正合情合理。副相的存在是配合正相处理政事,但王庶是罗腾飞的人,这正相与副相,那个权力更大,不言自明。

至于王庶留下的枢密使一职,罗腾飞自己来担任。这枢密使统领枢密院,而枢密院负责军国要政,执掌机要事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由枢密院处理。

罗腾飞执掌枢密院,也即是死握兵权。

虽然没有武将执掌枢密院的前科,但罗腾飞手握重兵,这点无人敢有异议。

李若虚、薛弼则分别为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辅佐罗腾飞处理军政要务。

虞允文给罗腾飞任命为吏部尚书,史浩为户部侍郎。那一些墙头草罗腾飞将他们分散安排各处,所任官职不大,但却重要,目的正是监视那些不忠于他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