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现在能够不跪,不丢这个面子,还能达到求和的目的,对于赵构来说确实是天大的喜事。

造成这个结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罗腾飞!

张通古、萧哲在宋朝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对谁都是趾高气昂的,包括赵构这个皇帝,但面对罗腾飞却温驯的如同一只小猫咪,在昨日船上罗腾飞指明的告诉了他们,只要干有辱大宋国体的事情,便会将他们剁成肉包子,送给金国皇帝。

没有一个人怀疑罗腾飞的话,张通古、萧哲更加不敢。

这次议和对于大宋无益,对于金国反而充满了利益,给了他们休养生息,解决内患的时间。所以,希望议和成功的不仅仅只是赵构,而是金国皇帝完颜亶。

虽然金国开的条件严苛,但事实上并非没有回旋的余地。

经过罗腾飞指明以逼迫,张通古、萧哲在第二天便改口了,降低了条件。现在就算是赵构想跪,为了他们的小命,他们也不敢承受。

赵构也奇怪为何张通古、萧哲等人会改变主意,多方打探才有王庶口中得知一切实情,心知是罗腾飞威慑住了金使,逼迫金使改口。

罗腾飞如此做来是为了大宋的颜面,跟赵构无关,但在赵构眼中却是维护了他的面子,认为罗腾飞是一个忠心对他的臣子:为了不让他为难,可以不计较王次翁的得失,放弃消灭政敌的一个大好机会;为了保全他的颜面,可以威慑金人,逼迫金人放宽条件。

经过这两件事情,赵构自当对罗腾飞充满了好感,投桃报李,面对罗腾飞的要求也不好意思拒绝,最后宁愿失言,也要随了罗腾飞的心愿,将李显忠调入他的帐下听用。

罗腾飞心道:“这真是错有错着了!”对于赵构后面的一番话,罗腾飞嗤之以鼻,心中不屑。

宋朝向来注重“仁孝”,有些皇帝甚至以“仁孝”为治国口号。

赵构却不仁不孝,一心想偏居一隅,以求和来免除战火之苦。

为了不让人来指责他胆小怕事,天天将迎回母后挂在嘴边,表示自己委屈求和不是自己贪生怕死,而是为了一尽孝道,让人恶心至极。

见赵构如此开心,罗腾飞心下冷笑道:“笑吧!笑吧!等时间一到,你就再也笑不出来了,有老子在的一天,这议和休想成功!”

为了表彰罗腾飞的功绩,赵构还特地奖赏了一些黄金美酒。

反正赵构不缺这黄白之物,罗腾飞毫不介意的收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