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治国之见

彭泽良被他一句“岳父大人”的称呼,捧得满心欢喜,捋着胡须道:“以轩啊,且说出来听听,由我与韩大人在,帮你参详一番。”

韩熙载点头,目光看着苏宸,也充满了期待神色。

苏宸一本正经说道:“如今唐国各方面就已经衰微下来,光从某一方面下手,毫无成效,不会从根本改变局面,因此,我打算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医疗、外交等多方面入手。”

“首先在政治方面,一是要打压宋党,方才已经提到了过,如此能减少朝廷里的施政阻力。其二,是推行变革,掌管中枢,确保后面的经济、文化、通商、军队方面,孙党都能掌控,比如枢密院、澄心堂、六部等重要职能部门,都能有咱们更多的官吏和门生来支撑、负责。”

韩熙载和彭泽良微微点头,这倒是不难理解,属于平时官斗的一种,他们都熟悉。

苏宸继续道:“经济方面是根本,因为两国相争,打的是国力,如今唐国失去了江北十三州,百姓减少,赋税减少,失去了制盐场地,使得国库顿时减少一半的收入,加上每年给宋国进贡,以及皇室和朝廷权贵的开销,更多压力都转到了百姓身上,使得地方百姓赋税加重,苦不堪言,不利于抗宋。”

“所以,另寻财路,使得国库充盈,财源滚滚,当朝廷有钱了,就可以拨给军队训练,减轻地方百姓压力,国富民强,兵强马壮,才能抗衡北方的强宋!”

韩熙载提出了疑问:“说来容易,可是要如何去做呢?”

苏宸回道:“这一点要做起来,就负责了,牵扯到了经商制度、皇家作坊、对外通商、出口贸易等,最后想办法拿下钱越之地,利用吴越的钱塘一带盐场,弥补不足。”

韩熙载和彭泽良闻言神色围边,都有些动容了。

每一项策略,都不是容易的事,牵扯利益很多,阻碍也很多。

改革经商体制,这也需要朝廷的澄心堂、三省六部商讨才行,自古以为,士农工商的思想严重,虽然唐国商人地位提升很多,但是要动这个根本制度,还是有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