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堂争辩(一)

永乐大案 寂海沉舟 1248 字 2022-11-08

刘秉这个人,虽是文臣,但身上却有一股子虎气,能入他法眼的,满朝还真就没几个,他是光禄寺卿,本就掌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之事,属于皇上内臣。

关键还是他的来历,他当年是太祖朱元璋赐给朱棣的内务管家,朱棣登基前,他一直在北平的燕王府里伺候朱棣的住行,用的极为顺手,后来朱棣靖难上位,宫内之事都由司礼监为首的十二监主掌了,宫里自然有宫里的规矩,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的刘秉怎么办,总不能将他割了闹成宦官继续伺候自己吧?于是深思熟虑之下,他就被安排成了光禄寺卿,官职不小,从能力擅长来讲,也算是人尽其用。

如果说他是个大号的张环,也说的过去。

“是呀,汤大人不说,咱们如何商议?”

“无法商议,这可是违背皇上口谕的。”

“”

刘秉说完,百官交头接耳,均对汤宗方才的表态不满。

见汤宗难做,杨士奇出来打圆场,“诸位大人,刺驾案主谋是不是周洪宗和耿璇自然关键,但汤大人此言也并非没有道理,如此大案的结果自然当是先禀告皇上。”

他说完看向黄俨,拱手道,“黄公公,可否向皇上进言,先让汤大人面见了皇上之后,我们再议此事?”

“杨大人,皇上口谕里,说的可是让咱们今日商议。”黄俨还未说话,陈懋却第一个不愿意了,“汤大人不肯说,却还有人知道。”

说罢看向纪纲,拱手道,“纪指挥使,你也参与了审查刺驾案,还请你说一说,这背后的主谋到底是不是周洪宗和耿璇?”

纪纲闻言一滞,这怎么说着说着到了自己头上,其实刚才汤宗的话一出口,他就感觉自己很有可能是被他坑了,但现在陈懋问自己,自己还不能不说,因为汤宗没有面见皇上,他可是已经见过了,而且一五一十都说了。

“这个奉天殿的案子的确就是周洪宗和耿璇所为。”纪纲看了眼汤宗,只能这般道。

“好!多谢纪指挥使实言相告。”陈懋大喜,赞了一句,“再请问纪指挥使,刺杀汉王是不是耿通所为?”